时间: 2025-05-07 14:2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24:55
短蒲漾水,新竹梢云,暖风正好。
谩学长生,綵丝臂上红欲耀。
竞看楚女吴娃,试小纨纤缟。
画鹢争飞,渡头箫鼓缭绕。
千载湘君,到而今有谁凭吊。
朱符艾虎,催老几多年少。
岁岁榴红似火,忍将人照。
憔悴情悰,古来谁个知道。
短短的蒲草在水面上轻轻摇动,新的竹子在云端轻轻摇曳,暖风正好。
我无意地学习长生不老,手腕上彩丝的红绳闪闪发光。
大家争相观看楚国的美女和吴国的姑娘,试着用细腻的纤纱装扮自己。
画船争相飞驰,渡口的箫声和鼓声交织缭绕。
千年之后的湘君,现如今又有谁来凭吊他呢?
红朱符和艾草的香气,催促着我渐渐老去。
年年如火般的石榴花,怎能照亮我的人呢?
憔悴的情感,古往今来又有谁能知晓?
作者介绍:佟世南,清代诗人,以其作品中的婉约和细腻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端午节前后,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诗中通过描写节日的气氛,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华胥引 端午述怀》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与节日习俗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开篇的“短蒲漾水,新竹梢云”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夏日图景,短蒲随水轻摇,传达出一种自在的闲适感;新竹在云下摇曳,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生命的美好。接下来的“谩学长生”则是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无奈与向往,表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焦虑。
诗中“竞看楚女吴娃”的描写,体现了人们对美女的欣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画鹢争飞,渡头箫鼓缭绕”则传递出一种热闹的节日气氛,诗人仿佛置身于热闹的端午节场景中,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
然而,随着“千载湘君,到而今有谁凭吊”一语的转折,诗人在热闹中感受到了一丝孤独与失落,千年之后,屈原的孤独又有谁能懂得?最后几句“岁岁榴红似火,忍将人照”更是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石榴花虽美,却无法照亮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
整首诗在欢快与忧伤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受,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榴红似火”)、拟人(如“暖风正好”)、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历史的关系。
诗词测试:
“短蒲漾水”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千载湘君”中的“湘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朱符艾虎”代表什么节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