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去曲》

时间: 2025-07-12 23:41:36

诗句

春已去,花亦不知春去处。

缘冈绕涧却归来,

百回看著无花树。

就中一夜东风恶,收红拾紫无遗落。

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3:41:36

原文展示:

春已去,花亦不知春去处。
缘冈绕涧却归来,百回看著无花树。
就中一夜东风恶,收红拾紫无遗落。
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花儿也不知道春天去了哪里。
沿着山冈绕过小溪又回到这里,百般回头看着那无花的树。
在这其中,经历了一夜的东风肆虐,收尽了红花与紫花,没有一丝遗落。
老夫我与年轻人不同,不再像他们那样和春天相别离。

注释:

  • 春已去:春天已经过去。
  • 花亦不知春去处:花儿也不知道春天去向何处。
  • 缘冈绕涧:沿着山冈绕过小溪。
  • 百回看著无花树:反复回头注视着那没有花的树。
  • 东风恶:指东风来袭,带来了恶劣的天气。
  • 老夫不比少年儿:我这个老人和年轻人不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季老,晚号山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小事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春去曲》是王建对春季逝去的感慨,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怀念与无奈。

诗歌鉴赏:

《春去曲》通过简单而富有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惆怅与无奈。首句“春已去,花亦不知春去处”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春天的离去让万物感到迷茫。诗人以“缘冈绕涧”的描写,展现了他在春天消逝后仍然徘徊于自然中的情景,似乎在寻找春天的痕迹,但“无花树”的景象揭示了春天的无情与凋零。

尤其是“就中一夜东风恶,收红拾紫无遗落”一句,描绘了春风的狂暴与残酷,花朵的凋零让人心痛。最后一句“老夫不比少年儿”,则是诗人对自身年龄的自省与感慨,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春天的眷恋。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伤,具有深邃的哲理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已去,花亦不知春去处:春天已经离去,花儿却不知道春天去了哪里,表现出生命的无常与不知所措。
  2. 缘冈绕涧却归来,百回看著无花树:在山冈和小溪之间徘徊,却最终回到无花的树下,体现了对春天的追寻与失落。
  3. 就中一夜东风恶,收红拾紫无遗落:经过一夜的东风肆虐,花瓣凋零殆尽,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4. 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老人感慨自己与年轻人不同,不再轻易与春天告别,反映出对岁月的沉思。

修辞手法:

  • 对比:老人与年轻人的对比,强调岁月的流逝。
  • 拟人:花儿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意象:春天、花朵、东风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丰富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后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希望。
  • :美好与生命的象征。
  • 东风:代表春天,但在此却成为毁灭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已去”表达的是哪种情感?

    • A. 喜悦
    • B. 愁苦
    • C. 无所谓
    • D. 期待
  2. “老夫不比少年儿”中“老夫”与“少年儿”有什么不同?

    • A. 年龄
    • B. 心态
    • C. 生活方式
    • D. 所处环境

答案:

  1. B
  2. A,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可以参考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悟的主题。

诗词对比:

王建的《春去曲》与李贺的《春夜喜雨》都描绘了春天的意象,但王建更强调春天的逝去和无奈,而李贺则更多表现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相关研究论文及学术著作。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书感 独坐有怀杜伯高 游疏山 游山步 涉白马渡慨然有怀 醉吟三首 其三 东村 闲中乐事 雨止顿寒遂有晴意 暑中久不把酒盆池千叶白莲忽开一枝欣然小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通堙 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笑効 论功行赏 齐字旁的字 庆帮 隐姓埋名 包含砾的词语有哪些 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形万态 乐善好施 回映 马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碎事 包含弧的词语有哪些 河山带砺 革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