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0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07:50
春已去,花亦不知春去处。
缘冈绕涧却归来,百回看著无花树。
就中一夜东风恶,收红拾紫无遗落。
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
春天已经过去,花儿也不知道春天去了哪里。
沿着山冈绕过小溪又回到这里,百般回头看着那无花的树。
在这其中,经历了一夜的东风肆虐,收尽了红花与紫花,没有一丝遗落。
老夫我与年轻人不同,不再像他们那样和春天相别离。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季老,晚号山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小事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春去曲》是王建对春季逝去的感慨,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怀念与无奈。
《春去曲》通过简单而富有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惆怅与无奈。首句“春已去,花亦不知春去处”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春天的离去让万物感到迷茫。诗人以“缘冈绕涧”的描写,展现了他在春天消逝后仍然徘徊于自然中的情景,似乎在寻找春天的痕迹,但“无花树”的景象揭示了春天的无情与凋零。
尤其是“就中一夜东风恶,收红拾紫无遗落”一句,描绘了春风的狂暴与残酷,花朵的凋零让人心痛。最后一句“老夫不比少年儿”,则是诗人对自身年龄的自省与感慨,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春天的眷恋。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伤,具有深邃的哲理内涵。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后的无奈与惆怅。
诗中“春已去”表达的是哪种情感?
“老夫不比少年儿”中“老夫”与“少年儿”有什么不同?
可以参考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悟的主题。
王建的《春去曲》与李贺的《春夜喜雨》都描绘了春天的意象,但王建更强调春天的逝去和无奈,而李贺则更多表现春天的美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