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3:19
漫漫复凄凄,黄沙暮渐迷。
人当故乡立,马过旧营嘶。
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
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
这首诗描写了荒凉的塞外景色,漫长而又凄凉,黄沙在黄昏时渐渐迷蒙。人们在故乡时常会思念故土,而马儿在旧营地上发出嘶鸣。孤雁遇上冰块,回军的士兵驻足于雪溪边。夜晚山下传来哭声,想必是为送别降将而悲伤。
作者介绍:王建,唐代诗人,字子建,生于今陕西,曾任职于朝廷,诗歌风格独特,常以描写边塞风光和士兵生活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建在边塞的经历之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斗生活的感慨,正值战乱之时,士兵们常常在边塞与家乡之间徘徊,诗中渗透着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战争的无奈。
《塞上》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诗中展现了荒凉的自然环境和诗人内心的孤寂。开篇“漫漫复凄凄”,便直入主题,描绘出了一幅黄沙漫天的凄凉画面。诗人运用“黄沙”与“暮”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孤独。
接着,诗人通过“人当故乡立,马过旧营嘶”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的“人”与“马”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对人情的细腻刻画,也有对战马的生动描绘,充分体现出士兵的孤独和对家的渴望。
“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则将孤独和无奈进一步深化。断雁的凄鸣与冰雪的冷酷构成了诗的情感高峰,表达了士兵在战斗中的无助与悲伤。最后一句“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不仅表现出士兵对降将的悲痛,也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无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凄凉景象和士兵的内心孤独,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反思,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漫漫复凄凄”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马过旧营嘶”中“旧营”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断雁”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