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46
别张季
——刘克庄
昔谒西山过里中,谈兵论易气如虹。
若非遇彼负苓者,必是传于坠履翁。
至竟白袍无谄屈,何曾黄策有英雄。
秋风定访蒙斋否,为说冯唐老更穷。
我曾经拜访西山,经过里中,谈论兵法和易理,情绪如虹般激荡。
如果不是遇到那个负苓的人,原本可以传承给坠履翁。
到最后我身穿白袍却不屈于谄媚,难道曾经有过英雄吗?
秋风中,我打算去探访蒙斋,想给冯唐说他现在更贫穷了。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宣,号心斋,晚号白阳。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以豪放激昂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具有很强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别张季》创作于南宋时期,背景是当时社会政治动荡,士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告别,蕴含着对人生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别张季》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诗作,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自身理想的反思。诗的开头提到“昔谒西山过里中”,显示出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提到“谈兵论易气如虹”,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关注,气势如虹,表现出一种雄心壮志。
接着,作者通过“若非遇彼负苓者,必是传于坠履翁”一句,表达了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似乎在说,若不是遇到特定的人,自己的才能和理想便不会被传承。这里将个人命运与历史人物的命运联系起来,令人深思。
下半部分“至竟白袍无谄屈”,则强调了个人的品格和理想,尽管身处逆境,仍然保持高洁。最后一句“秋风定访蒙斋否,为说冯唐老更穷”,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同时也展现出对朋友的关心与惋惜,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告别,更是对人生、理想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敏感和对历史的审视。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珍视与人生理想的追求,表现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个人品德的坚持,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负苓者”指的是谁?
A. 一位历史人物
B. 诗人的朋友
C. 一种隐喻
D. 以上皆是
“秋风定访蒙斋否”中的“秋风”象征什么?
A. 和平
B. 变迁与无常
C. 生命
D. 友谊
诗中“白袍”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高洁的品德
C. 冷漠
D. 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