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与客登壶山绝顶》

时间: 2025-04-26 04:44:04

诗句

十里稀逢寸地平,且无木影荫入行。

凫飞难学王乔舄,鱼贯全如邓艾兵。

樵子献花簪帽重,山灵供水入瓢清。

扪萝莫怪匆匆下,恐赚林僧束炬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04

原文展示:

与客登壶山绝顶
作者: 刘克庄〔宋代〕

十里稀逢寸地平,
且无木影荫入行。
凫飞难学王乔舄,
鱼贯全如邓艾兵。
樵子献花簪帽重,
山灵供水入瓢清。
扪萝莫怪匆匆下,
恐赚林僧束炬迎。

白话文翻译:

在这条十里长的路上,除了小小的平地难得一见,
而且路上没有树影可以遮蔽。
野鸭飞翔,难以模仿王乔的技艺,
鱼群排成队列,犹如邓艾的军队。
樵夫献上花簪,帽子也显得沉重,
山中灵气的水流入瓢中是那么清澈。
爬着藤萝,别怪我匆忙下山,
恐怕会误了林中的僧人点火迎接。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里:形容路途遥远,实际指代长途。
  • 寸地平:指小块平地,意指平坦的地方稀少。
  • 木影:树木的影子,遮蔽的意思。
  • 凫飞:野鸭飞翔的姿态。
  • 王乔舄:王乔是传说中的高人,舄是他的鞋子,意指轻巧的行走。
  • 鱼贯:鱼成行而游,形容整齐有序。
  • 邓艾兵:邓艾是三国时期的将领,形容士兵的排列整齐。
  • 樵子:砍柴的人。
  • 山灵:山中的神灵,象征自然的灵气。
  • 扪萝:攀爬藤萝,指下山的行为。
  • 林僧:山中的僧人,通常指修行者。

典故解析:

  • 王乔:古代传说中擅长轻功的高人,象征高超的技艺。
  • 邓艾: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代表军事才能和整齐的队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字伯温,号易安,晚号壶山,出生于福建。他以豪放、清新而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登山途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环境和情景,反映了诗人对山水灵气的向往,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与客登壶山绝顶》是一首通过登山游玩的场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作品。诗的开头“十里稀逢寸地平”,以“十里”这一遥远的距离开篇,给人一种极为辽阔的感觉,衬托出山路的艰辛与险峻。而“且无木影荫入行”,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艰难的行程,给人以无尽的孤独之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凫飞难学王乔舄”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中生灵的自由与诗人自身的羁绊。而“鱼贯全如邓艾兵”则通过军事隐喻,强调了自然界的秩序与和谐,似乎在对比人间的复杂与纷扰。

后半部分描绘了人与自然的交融,樵子献花的场景,透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而“山灵供水入瓢清”则用清泉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灵动,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崇敬。

最后两句“扪萝莫怪匆匆下,恐赚林僧束炬迎”,则是诗人内心的忐忑与不安,生动地描绘了他在自然中的感受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探索和对自我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里稀逢寸地平:远行十里,难得一块平坦之地,暗示艰难的旅程。
  • 且无木影荫入行:没有树木的影子可供遮蔽,强调孤独和无助感。
  • 凫飞难学王乔舄:野鸭自由飞翔,诗人自感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表现对自由的向往。
  • 鱼贯全如邓艾兵:鱼群的整齐如同士兵,彰显自然的秩序。
  • 樵子献花簪帽重:樵夫献花,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 山灵供水入瓢清:山中的灵气与清泉,象征自然的馈赠。
  • 扪萝莫怪匆匆下:爬藤萝行走匆忙,表现诗人对时间的紧迫感。
  • 恐赚林僧束炬迎:担心误了林中的僧人点火迎接,显示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凫飞难学王乔舄”比喻自由自在的境界。
  • 对仗:如“樵子献花”、“山灵供水”,形成节奏感。
  • 拟人:将山灵赋予人性,体现自然的灵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与寂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远与追求。
  • :代表灵动与生命。
  • 樵子:象征劳动与自然的关系。
  • :代表自由与活力。
  • :象征整齐与秩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十里稀逢寸地平”中的“寸地平”是指什么?
    A. 平坦的地方很少
    B. 十里路程
    C. 短小的地方

  2. 诗中提到的“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鱼
    C. 一种山

  3. 诗人对山水的态度是?
    A. 恐惧
    B. 热爱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苏轼《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意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
  • 李白的《庐山谣》则通过激昂的情感表达出对自然的崇敬与追求,展示了不同风格的山水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欣赏》
  • 《刘克庄研究》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该首诗及其背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 宴郭校书,因之有别 途中寄徐录事(比以王书见赠) 咏马鞭 画马篇(同诸公宴睢阳李太守,各赋一物) 别韦五 送张瑶贬五谿尉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别孙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头的字 啮齿目 兀字旁的字 百无一能 议劳 爿字旁的字 神闲气定 首丘之望 好道 黍字旁的字 包含掉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逡的词语有哪些 卓诡不伦 观望不前 吹冷风 煮鹤焚琴 穴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