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1:00
簿书颠倒梦魂间,知我疏慵肯见原。
闲作闭门僧舍冷,病闻吹枕海涛喧。
忘怀杯酒逢人共,引睡文书信手翻。
欲吐狂言喙三尺,怕君瞋我却须吞。
(邦直屡以此见戒。
)城南短李好交游,箕踞狂歌总自由。
尊主庇民君有道,乐天知命我无忧。
醉呼妙舞留连夜,闲作清诗断送秋。
潇洒使君殊不俗,樽前容我揽须不。
(邦直家中舞者甚多。
)老弟东来殊寂寞,故人留饮慰酸寒。
草荒城角开新径,雨入河洪失旧滩。
车马追陪迹未扫,唱酬往复字应漫。
此诗更欲凭君改,待与江南子布看。
君虽为我此迟留,别后凄凉我已忧。
不见便同千里远,退归终作十年游。
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
闻道鹓鸿满台阁,网罗应不到沙鸥。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1:00
次韵答邦直子由四首
作者:苏轼
簿书颠倒梦魂间,
知我疏慵肯见原。
闲作闭门僧舍冷,
病闻吹枕海涛喧。
忘怀杯酒逢人共,
引睡文书信手翻。
欲吐狂言喙三尺,
怕君瞋我却须吞。
邦直屡以此见戒。
城南短李好交游,
箕踞狂歌总自由。
尊主庇民君有道,
乐天知命我无忧。
醉呼妙舞留连夜,
闲作清诗断送秋。
潇洒使君殊不俗,
樽前容我揽须不。
邦直家中舞者甚多。
老弟东来殊寂寞,
故人留饮慰酸寒。
草荒城角开新径,
雨入河洪失旧滩。
车马追陪迹未扫,
唱酬往复字应漫。
此诗更欲凭君改,
待与江南子布看。
君虽为我此迟留,
别后凄凉我已忧。
不见便同千里远,
退归终作十年游。
恨无扬子一区宅,
懒卧元龙百尺楼。
闻道鹓鸿满台阁,
网罗应不到沙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思念。诗人在梦境中感到迷乱,心中有些慵懒,似乎不想见人。他在闭门的寺庙中感到冷清,病中听见海涛的喧嚣。虽然在喝酒时能忘却烦恼,但翻看书信时又感到无精打采。诗人想要说出自己的狂言,却又担心朋友会因此生气,最终只能吞下心中的话。
邦直常以此为戒,城南的短李是个好交游之地,诗人在这里尽情歌唱,感到自由自在。他认为君主能保护百姓,自己也随遇而安,无忧无虑。醉中呼喊着美妙的舞蹈,闲暇时写着清新的诗篇,乐趣无穷。邦直家中舞者众多,但老弟从东来,却感到孤寂。故人邀请饮酒,舒缓内心的寒酸。
草荒的城角开出新路,雨水涌入河流,旧滩失去踪影。车马的往来痕迹尚未清扫,唱和的诗句也显得漫不经心。诗人想写这首诗给君子修改,期待与江南的子布一同欣赏。虽然君子迟迟未归,但离别后的凄凉已让诗人忧心忡忡。不见面就如同相隔千里,归去后仍然是十年的游历。诗人抱怨没有扬子江一带的宅子,懒于在高楼中卧着。听说鹓鸿满是台阁,却无法捕捉到沙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和画家。他以豪放的词风和深邃的诗意著称,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轼的作品反映了他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此诗创作于苏轼与友人之间的交往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无奈的感慨。诗中涉及的生活琐事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闲适与孤寂。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摹,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诗中的意象如“闭门僧舍”、“海涛喧”、“草荒城角”等,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自由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
苏轼在诗中流露出对朋友邦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他用酒来忘却烦恼,借舞来表达自由,最终却又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诗人虽有豪放之气,但也有细腻的情感,正是这种反差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
整首诗从开头的梦境到结尾的思念,构成了一种圆形的结构,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在这个过程中,苏轼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也反映出了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往往并不只是物理上的遥远,更是心灵上的隔阂。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淡然和对内心孤独的深切感受。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深入理解《次韵答邦直子由四首》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