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8:0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8:09:06
水仙初花
作者: 方岳 〔宋代〕
丛丛低绿玉参差,
抱瓮春畦手自冶。
地暖乍离烟雨气,
岁寒不改雪霜姿。
太真妃以香为骨,
虢国人嫌粉涴眉。
莫道秋崖无造化,
解令朽壤出神奇。
这首诗描绘的是水仙花的初开情景,绿叶丛生,层次分明。春天的田畦里,农人用手轻松地将花儿栽植。大地温暖,刚刚摆脱了春雨的湿气,然而冬天依然保持着雪白的姿态。太真妃(王嫱)以香气为本质,虢国人却嫌弃她的粉妆。不要以为秋天的悬崖没有变化,实际上,朽烂的土地也能孕育出神奇的花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水仙初花》创作于宋代,正值花卉盛行的时期,诗人借水仙花的生长来表达对生命力和美的赞美,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和艺术的追求。
《水仙初花》以水仙花的初开为主题,生动描绘出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诗中通过“丛丛低绿玉”的描写,展现了水仙花的清新和自然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诗人通过“抱瓮春畦手自冶”,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亲近与和谐。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地暖乍离烟雨气,岁寒不改雪霜姿”描绘了生物的坚韧和生命力,即使在严寒的环境中,水仙依旧展现出美丽的姿态,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诗中“太真妃以香为骨,虢国人嫌粉涴眉”则引入了历史典故,表现出对于美的不同理解和追求,暗示着社会审美的多元与复杂。
最后以“莫道秋崖无造化,解令朽壤出神奇”作结,诗人告诫我们不要轻视看似毫无生气的环境,腐朽的土壤中亦能孕育出美丽的花朵,传达了希望与重生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水仙花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美的多元理解,传达出希望和重生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水仙初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方岳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太真妃”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昭君
B. 西施
C. 貂蝉
诗中用来描写春天的气候的词语是?
A. 冰雪
B. 烟雨
C. 风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水仙初花》与《桃花源记》
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水仙初花》侧重于生命的坚韧,而《桃花源记》则强调理想的美好生活。
《水仙初花》与李白的《静夜思》
两首诗各有风格,《水仙初花》生动描绘春日的美景,而《静夜思》则通过月光传达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