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立春》

时间: 2025-04-28 03:37:23

诗句

花柳胚胎午夜风,一尊聊与破红封。

醉余安用淄渑口,妙处元无泾渭胸。

纸帐不知寒浩荡,银幡自爱雪蓬松。

小楼认得春来处,晴霭苍茫南北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7:23

原文展示

立春
方岳 〔宋代〕

花柳胚胎午夜风,一尊聊与破红封。
醉余安用淄渑口,妙处元无泾渭胸。
纸帐不知寒浩荡,银幡自爱雪蓬松。
小楼认得春来处,晴霭苍茫南北峰。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在半夜的风中悄然滋生,举杯畅饮,聊以解封红酒。
我喝醉了又有什么用,心中没有界限的烦恼。
纸帐不知寒气的浩荡,银色的旗帜在雪中轻盈飘舞。
小楼知道春天来临的地方,晴朗的天空下,南北的山峰都显得苍茫。

注释

  • 胚胎:在这里指春天的萌芽,象征着新的生命。
  • 午夜风:指半夜的风,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 聊与:只是随意地、暂时地。
  • 淄渑口:指淄水和渑池,古代有名的饮酒之地,象征饮酒的欢愉。
  • 妙处:指春天的美好之处。
  • 纸帐:指帐幕,象征温暖的栖息之地。
  • 银幡:指银色的旗帜,象征清新和轻盈。
  • 晴霭:明亮的天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风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向往。

创作背景

《立春》创作于春天来临之际,正值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场景,表达对新生活的期待与热爱。诗中流露出一种闲适与陶醉的心态,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敏感与热情。

诗歌鉴赏

《立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期待。开篇以“花柳胚胎午夜风”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在夜间悄然滋生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而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以“醉余安用淄渑口”表达自己陶醉于春天的欢愉,似乎酒的醉意与春的气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愉悦的氛围。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纸帐不知寒浩荡”描绘出对寒冬的忘却,说明春天的到来让人们不再感受到寒冷,显示出春天的温暖与希望。而“银幡自爱雪蓬松”则通过形象的比喻渲染了春天的轻盈,展现出春雪融化后的洁白与生机。

最后两句“小楼认得春来处,晴霭苍茫南北峰”,则以小楼为视角,遥望南北山峰,确认春天的到来,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悠远的意境,象征着春天的普遍性和持久性。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生动的自然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柳胚胎午夜风”:春风轻拂,花柳吐芽,暗示春天的来临。
  2. “一尊聊与破红封”:举杯饮酒,庆祝春天的到来,破除旧的封闭。
  3. “醉余安用淄渑口”:即使醉了,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心中无界。
  4. “妙处元无泾渭胸”:在春天的美好之处,心中没有界限的烦恼。
  5. “纸帐不知寒浩荡”:帐幕内的温暖,不再感受到外面的寒冷。
  6. “银幡自爱雪蓬松”:银色的旗帜在风中轻盈,象征着春天的清新。
  7. “小楼认得春来处”:小楼见证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一种安宁。
  8. “晴霭苍茫南北峰”:晴朗的天空下,南北山峰显得苍茫辽阔,意境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花柳胚胎”,将春天比作新生的事物,生动形象。
  • 拟人:如“纸帐不知寒浩荡”,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情感。
  • 对仗:如“晴霭苍茫南北峰”,形成整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午夜风:象征春天的宁静与清新。
  • 淄渑口:象征饮酒的欢愉与生活的乐趣。
  • 纸帐:象征温暖的栖息之地。
  • 银幡:象征春天的轻盈与清新。
  • 小楼:象征安宁的栖息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午夜风”描绘了什么季节的特点?

    • A. 夏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秋天
  2. “醉余安用淄渑口”中的“淄渑口”代表什么?

    • A. 一种酒
    • B. 一处饮酒之地
    • C. 一种饮食
    • D. 一种风景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小楼”象征什么?

    • A. 寂静
    • B. 春天的来临
    • C. 冬天的寒冷
    •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C. 春天
  2. B. 一处饮酒之地
  3. B. 春天的来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比较《立春》和《春晓》,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立春》更注重个人的感受,而《春晓》则强调春天的自然景色与生机。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诗人对春天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入元襄王第诗 后堂听蝉诗 夜听雁诗 落花诗 望秋月诗 春望古意诗 东亭极望诗 夏夜独坐诗 罗敷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玄字旁的字 交唇 驰辩 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开封 砧子 劲躁 薄海腾欢 耳字旁的字 包含蒨的词语有哪些 敛手束脚 士字旁的字 蚌病成珠 禾字旁的字 进退惟谷 轻莹秀彻 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