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4:04
山绕孤城水拍空,
惜无残月照疏桐。
江干云断夜来雨,
木末凉生秋到风。
六代兴亡知寺古,
老禅神异载碑丰。
诗成极目苍茫里,
惜别情怀醉梦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又寂静的景象:山环绕着孤零零的城池,水波拍打着空旷的岸边,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没有残月照耀着稀疏的桐树。江边的云层已断,昨夜下过雨,树梢间凉意渐生,秋风也随之而来。六朝的兴亡历史让人对古寺感慨万千,老禅师的神异在碑文中得以体现。诗写到此,远望苍茫的景色,心中满是惜别之情,仿佛沉醉于梦境之中。
作者介绍:韩元吉(约1090-1150),字君实,号雨斋,南宋初年诗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他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初期,作者身处动荡的历史时期,心中对古代的兴亡感慨不已。诗中反映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当下孤独感的深刻体悟。
《宝林院次韩廷玉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山绕孤城水拍空”描绘出一种孤独与寂静的氛围,山水环绕却显得空旷无依,形成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凄凉之感。接下来的“惜无残月照疏桐”,借用残月与稀疏的桐树,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遗憾与无奈。
诗中“江干云断夜来雨”,转入对自然变化的描写,雨后的江边景象则增添了一层清冷的意境,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随着“六代兴亡知寺古”的引入,诗人开始反思历史的沉浮与变迁,古寺承载的历史厚重感让人倍感苍凉与感慨。
最后两句“诗成极目苍茫里,惜别情怀醉梦中”,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极目远眺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的留恋,最终化为一种醉梦般的情怀,表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细腻而深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孤独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绕孤城水拍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江干云断夜来雨”中的“云断”意味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六代兴亡”是指哪些历史时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宝林院次韩廷玉韵》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