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6:48
浪淘沙(觉度寺)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席地赏残红。少驻孤蓬。
一春不奈雨和风。
雨自无情风有恨,花片西东。
云淡远峰浓。绿遍高桐。
神仙知在此山中。
万古消凝多少事,目尽晴空。
在地上席地而坐,欣赏着残余的花红。
我稍稍停留在孤独的蓬草旁。
这一春天,无法承受雨水与风的交融。
雨是无情的,风却带着怨恨,花瓣随风飘散,向西向东。
云淡风轻,远处的山峰愈加浓郁。
神仙似乎隐居在这山中。
多少年间的种种事情在这里消逝,极目望去,一片晴空。
该诗中提及的“神仙”意指陶渊明所描绘的隐逸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向往。诗中提到的“万古消凝”则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觉度寺所作,诗人利用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感受,结合了对环境的观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浪淘沙(觉度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席地赏残红”引入,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似乎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珍惜。接下来的“少驻孤蓬”则暗示了孤独与思索,诗人在此时此地,既享受自然的美,又感受到内心的孤寂。
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把春天的雨与风化作情感的象征。雨被描绘为“无情”,而风则“有恨”,此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复杂情感。花瓣随风飘散,既是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是人生无常的隐喻。
最后几句,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的山峰与晴空,表达了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与理想。整首诗的情感在清新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结合自然景色与人生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无常与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席地赏残红”意指:
A. 在地上吃饭
B. 在地上欣赏花朵
C. 在地上睡觉
D. 在地上读书
“雨自无情风有恨”中“无情”是形容什么?
A. 风
B. 雨
C. 花
D. 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