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6:06
得韩无咎书寄使虏时宴东都驿中所作小阕
——陆游
大梁二月杏花开,
绵衣公子乘传来。
桐阴满第归不得,
金辔玲珑上源驿。
上源驿中搥画鼓,
汉使作客胡作主。
舞女不记宣和妆,
庐儿尽能女真语。
书来寄我宴时词,
归鬓知添几缕丝?
有志未须深感慨,
筑城会据拂云祠。
二月时节,大梁城杏花盛开,
身着绵衣的公子们乘车而来。
在桐树阴影下,满院花香,归来却没法回去,
金色的辔头在上源驿上摇曳。
在上源驿上,鼓声震天,
汉朝使者作客,胡人却在主导宴席。
舞女们忘记了宣和的妆容,
庐儿却能说流利的女真语。
书信寄来,问我宴会时的词句,
归来后我的鬓发又添了几缕白丝?
有志之士不必太过感慨,
筑城的计划会在拂云祠上实现。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字务观,自号放翁。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擅长诗歌和散文。陆游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写于陆游被贬后,寄托了他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在这个时期,宋朝面临外敌侵扰,作者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和个人的无奈。
陆游的《得韩无咎书寄使虏时宴东都驿中所作小阕》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宴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二月杏花盛开的美丽场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种春天的气息与后文所描绘的宴会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宴会中,汉使成为了客人,却让胡人主导,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的复杂和微妙。舞女的妆容与庐儿的流利女真语,展现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现象。同时,诗人对自己白发渐增的感慨,体现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思索。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表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最后两句“有志未须深感慨,筑城会据拂云祠”,则表现了诗人不甘于现状的决心,传达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精神。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通过描绘宴会的热闹与个人的无奈,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的大梁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开封
C. 南京
D. 杭州
“汉使作客胡作主”中“胡”指的是哪一类人?
A. 汉族
B. 南方民族
C. 北方少数民族
D. 外国友人
诗中提及的“庐儿”指的是哪种人?
A. 汉族女子
B. 少数民族女子
C. 官员
D. 商人
陆游的《得韩无咎书寄使虏时宴东都驿中所作小阕》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陆游更侧重于宴会的场景与个人感慨,而杜甫则更为直接地抒发了对国家沦陷的痛心。两位诗人在风格上各有千秋,陆游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而杜甫则更加沉重而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