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木枥观》

时间: 2025-05-15 04:46:38

诗句

石壁高千尺,微踪远欲无。

飞檐如剑寺,?出剑门东,望上寺宇仿佛可见。

?古柏似仙都。

许子尝高遁,行舟悔不迂。

斩蛟闻猛烈,提剑想崎岖。

寂寞棺犹在,修崇世已愚。

隐居人不识,化去俗争吁。

洞府烟霞远,人间爪发枯。

飘飘乘倒景,谁复顾遗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4:46:38

过木枥观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石壁高千尺,微踪远欲无。
飞檐如剑寺,出剑门东,
望上寺宇仿佛可见。
古柏似仙都。
许子尝高遁,行舟悔不迂。
斩蛟闻猛烈,提剑想崎岖。
寂寞棺犹在,修崇世已愚。
隐居人不识,化去俗争吁。
洞府烟霞远,人间爪发枯。
飘飘乘倒景,谁复顾遗躯。

白话文翻译:

这座高耸的石壁有千尺高,微弱的足迹似乎遥远得不可追寻。
飞檐高耸如同剑一般的寺庙,位于剑门的东面,
向上望去,寺宇的轮廓隐约可见。
古老的柏树像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许子曾经隐居于此,后来悔恨行舟路途的迂回。
斩蛟的传说让人感到震撼,提剑想要攀登崎岖的山路。
孤独的棺材仍然存在,修行者在世间已显得愚蠢。
隐居的人无人识得,化去尘世的争吵与呼喊。
洞府中烟霞弥漫,远离凡尘的枯燥。
飘飘然乘坐着倒影,谁再去顾及自己这具遗体。

注释:

  • 石壁高千尺:形容山石高峻,给人以震撼感。
  • 飞檐如剑寺:寺庙的飞檐高耸,如同锋利的剑,暗示出其与周围环境的对比。
  • 许子:指许靖,隐士,代表高洁的隐居生活。
  • 斩蛟:传说中的英雄行为,象征着勇气和不屈。
  • 化去俗争吁:隐士对世俗争吵的不屑,表示对尘世喧嚣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独特,兼具豪放与细腻,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诗中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及对人世纷争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过木枥观》是苏轼的一首极具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由的渴望。开篇以高耸的石壁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苍劲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飞檐如剑的寺庙意象,象征着精神的追求与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古柏似仙都的描写,则进一步增强了隐秘与神秘的氛围,仿佛在提示人们在纷繁的世俗中寻找内心的归宿。

诗中提到的“许子”与“斩蛟”,既是对历史的借鉴,也是对自我境遇的反思,彰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尤其是“隐居人不识,化去俗争吁”一句,表达了苏轼对尘世的无奈与超然,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却又自在的情怀。最后,诗人以“飘飘乘倒景”结束,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仿佛在呼唤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内心的真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壁高千尺:描述山壁的高度,象征着自然的伟大。
  2. 微踪远欲无:隐喻人生路途的艰难与遥远。
  3. 飞檐如剑寺:将寺庙比作剑,传达出一种刚毅的气质。
  4. 出剑门东:具体地理位置的描写,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5. 望上寺宇仿佛可见:预示着信仰与理想的追寻。
  6. 古柏似仙都: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7. 许子尝高遁:引述古人隐居的故事,显示诗人的向往。
  8. 行舟悔不迂:表达对人生选择的反思。
  9. 斩蛟闻猛烈:勇气与冒险的象征。
  10. 提剑想崎岖:隐喻追求理想的艰辛。
  11. 寂寞棺犹在:暗示死亡与孤独的存在。
  12. 修崇世已愚:对世俗追求的批判。
  13. 隐居人不识:隐士的孤独感。
  14. 化去俗争吁:对尘世纷争的漠视。
  15. 洞府烟霞远: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
  16. 人间爪发枯:对尘世的无奈与感慨。
  17. 飘飘乘倒景:意象的飞扬与自由。
  18. 谁复顾遗躯:对自我存在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檐如剑”,将寺庙的结构与剑相提并论,增加了诗的力量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意象:使用自然景观来反映内心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体现了对自由与精神追求的执着。通过对壮丽山川的描绘,传达了人生哲学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石壁: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飞檐:代表着追求与理想的高远。
  • 古柏:隐喻着长久与超脱。
  • :象征死亡与孤独的终极归宿。
  • 洞府:隐居生活的象征,代表着宁静与清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飞檐如剑”主要是形容什么?

    • A. 寺庙的美观
    • B. 寺庙的高耸
    • C. 寺庙的危险
    • D. 寺庙的古老
      答案: B
  2. “隐居人不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世俗的厌恶
    • B. 对友情的渴望
    • C. 对隐士生活的追求
    • D. 对名利的追逐
      答案: A
  3. 诗中提到的“许子”是指?

    • A. 一位隐士
    • B. 一位诗人
    • C. 一位将军
    • D. 一位商人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暘》
  • 李白《独坐敬亭山》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与《过木枥观》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桃花源记》更侧重于理想化的世外桃源,而《过木枥观》则揭示了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反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暘》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与苏轼的豪放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概论》
  • 《中国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金明池 茉莉 金明池 之通永观察任即事 金明池·燕语莺啼 金明池 次宝月韵 金明池 集曾波阁 金明池 新柳 金明池·溥心畬、叔明两王孙招集萃锦园看花,雨阻未至,用少游韵柬谢 金明池 寒柳 金明池(素盘) 金错刀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雄心勃勃 广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齐字旁的字 通例 蝰蛇 盗贼公行 山节藻棁 两点水的字 束戈卷甲 著书立说 厘捐 包含润的成语 女字旁的字 燋夭 枯肠渴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