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5:49
花果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野花山果绝芳馨,
借问行人不识名。
蜂蝶行粮猿鹤饭,
一生口分两无争。
这首诗描绘了山野间的花和果实,虽然香气扑鼻,但路人却不知它们的名字。蜜蜂和蝴蝶在花间采蜜,猿猴和仙鹤在树上觅食,它们各自安然地生活,互不争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和谐美,传达了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溪,晚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诗、文、词俱佳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杨万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和平的向往。
《花果》是一首体现自然与生命和谐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山野间的花果之美,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与生动。诗中“野花山果绝芳馨”的描写,突出了自然的原始与纯净,亦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魅力。诗中与之相对的“借问行人不识名”,则隐含了一种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尽管大自然如此美好,然而人们却常常对它的奥秘一无所知,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感。
接下来的“蜂蝶行粮猿鹤饭”,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活状态,蜜蜂与蝶类为生存而忙碌,猿猴与仙鹤则悠然自得,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与生存的本能。最后一句“一生口分两无争”,则是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高度概括,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争斗、和平共处的向往。
这首诗不仅美化了自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思考,正如诗人所描绘的那样,生活在自然中的生物,各自安然生活,互不争斗,反映了诗人对平和生活的理想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宁静,传达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无争斗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蜂蝶”主要在做什么?
A. 采蜜
B. 休息
C. 争斗
诗中“借问行人不识名”中的“行人”指的是什么?
A. 自然
B. 人类
C. 动物
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争斗
B. 和谐共生
C. 寂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花果》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