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6:13
缟袂天寒,祗亭亭玉立,自警芳心。瑶台梦回月落,锦字都沈。铅华净洗,料尘中谁是知音。惊岁晚缡褷雪羽,旧时孤鹤相寻。试谱青禽三弄,听弦流太素,元气愔愔。冰花暗催冻解,律转春深。山空境僻,待春回曾锢凝阴。休谩道何郎辞笔,冷香恰对幽襟。
在寒冷的天空中,素白的衣袂轻盈飘舞,恍如亭亭玉立的女子,时刻警醒着自己的芳心。梦回瑶台,月光已落,华丽的文字沉浸在这梦境之中。铅华洗净了,尘世间又有谁能够理解我的知音?岁末的寒风中,雪花飞舞,似曾相识的孤鹤在寻觅。试着谱写几声青鸟的曲调,聆听弦音流转,心神宁静如初。冰花在暗中催促着冰雪融化,春天的律动渐渐深沉。山中空寂,环境幽僻,期待春天归来,凝聚的阴霾也将散去。不要再说那位年轻人辞笔的事情,淡淡的冷香正好映衬着我的幽静情怀。
作者介绍:魏元旷,现代诗人,因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观察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诗作常涉及孤独、哲思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寒之际,诗人通过对冬春更替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孤独情怀的共鸣。
《汉宫春·素梅》是一首以清雅的笔触描绘春寒时节梅花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缟袂天寒”描绘了寒冷的天际,白衣如雪的梅花在寒风中摇曳,象征着一种不屈的精神。接下来的“瑶台梦回月落”,则引入了梦幻的瑶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人在此处运用“铅华净洗”这一句,体现了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强调内心的清净与独立。随后的“惊岁晚缡褷雪羽”,将时间与四季的变化融入诗中,表现了岁末的孤独与寻觅。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营造出一种既清冷又温柔的氛围,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相得益彰。
在最后一联中,诗人以“休谩道何郎辞笔”结束,表达了对外界议论的淡然与对自我内心的坚守。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知,更深层地揭示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在寒冷中独立坚守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诗中蕴含着一种哲思,强调了在世俗面前保持自我、追求内心的独立与清净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中多次运用自然意象,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梅花的坚韧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坚持,同时也体现了对生命和季节轮回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缟袂”指的是: A. 红色衣服 B. 白色衣袖 C. 绿色衣服 D. 黄色衣服
“瑶台梦回月落”中的“瑶台”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梦幻与美好 C. 冷漠与孤独 D. 努力与奋斗
“冷香恰对幽襟”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的态度是: A. 绝望 B. 脆弱 C. 淡然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汉宫春·素梅》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体现出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汉宫春·素梅》更关注内心情感的细腻,而《月下独酌》则是一种洒脱与豪放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