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汉宫春 其一 乙巳元夕》

时间: 2025-04-27 05:29:53

诗句

元夕今朝,喜春风才到,臈雪仍飘。

正是连天灯火,满地琼瑶。

楼高宝泽,望朱栏、迥出云霄。

画堂里,灯屏锦幛,一派笙箫。

不是山翁好事,要与民同乐,莫负良宵。

况有贤明太守,楚楚英僚。

太平歌吹,这风光、无福难消。

齐祝愿、吾皇万寿,万方玉烛和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9:53

原文展示

元夕今朝,喜春风才到,臈雪仍飘。正是连天灯火,满地琼瑶。楼高宝泽,望朱栏迥出云霄。画堂里,灯屏锦幛,一派笙箫。不是山翁好事,要与民同乐,莫负良宵。况有贤明太守,楚楚英僚。太平歌吹,这风光无福难消。齐祝愿吾皇万寿,万方玉烛和调。

白话文翻译

今朝是元宵节,春风刚刚到来,飘落的雪花依然在空中飞舞。正是万家灯火辉煌的时刻,地上满是晶莹的琼瑶。高楼上的宝泽,遥望朱栏如同翱翔在云霄。画堂里,灯光映照着华丽的屏风,四周响起一片笙箫之声。这不是山中隐士的好事,而是要和百姓们同乐,莫要辜负这良辰美景。更有贤明的太守,英俊的官员们相伴。太平的歌声随风飘荡,这样的风光是无法用福份来消磨的。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皇帝长寿,万方的玉烛和谐共处。

注释

字词注释:

  • 元夕: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臈雪:轻盈的雪花。
  • 琼瑶:美玉,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 宝泽:指华美的景象。
  • 朱栏:红色的栏杆,通常指楼阁的装饰。
  • 画堂:装饰华丽的房间。
  • 笙箫:古代乐器,象征音乐和欢庆。

典故解析:

  • 山翁:隐士,指与世无争的高人,强调诗人希望与民共同享受节日的快乐。
  • 太平歌吹:指和平时期的歌舞,表现出社会的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公元1482年-1548年),明代诗人,字君实,号延卿,晚号涧舟。生于浙江,曾任官职,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政治改革。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以民生为念。

创作背景: 《汉宫春 其一 乙巳元夕》写于明代元宵节,正值春天的到来,诗中表现出对美好春光的赞美和对百姓欢乐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诗歌鉴赏

《汉宫春 其一 乙巳元夕》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春风扑面、灯火辉煌的古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节日的欢愉。诗人在开篇就以“元夕今朝”引入节日的主题,紧接着描绘了春风与飘雪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中通过“连天灯火,满地琼瑶”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场景,令人仿佛置身于璀璨的灯海之中。

在描写中,诗人没有停留在表面的欢庆,而是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民众的关心与祝愿。通过“不是山翁好事,要与民同乐”,他强调了作为一名士人,应该与老百姓共享这一美好时光,而不是隐居于山林之中。诗的最后以祝愿君主长寿结束,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安定与和谐的期许。

整首诗词以生动的意象、优美的音韵,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乐的元宵夜,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社会美好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元夕今朝:今天是元宵节,喜庆气氛开始弥漫。
  • 喜春风才到,臈雪仍飘:春风刚到,虽然雪花还在飘落,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春天的气息逐渐渗透。
  • 正是连天灯火,满地琼瑶:灯火辉煌,地面上像铺满了美玉,描绘出节日的热闹场景。
  • 楼高宝泽:高楼之间的美景,让人眺望到遥远的天空。
  • 画堂里,灯屏锦幛,一派笙箫:描绘室内的华丽与热闹,笙箫声声映衬出欢乐的氛围。
  • 不是山翁好事,要与民同乐,莫负良宵:强调士人应与百姓共同享乐,珍惜良辰美景。
  • 况有贤明太守,楚楚英僚:贤明的地方官与优秀的官员们,增添了节日的欢愉。
  • 太平歌吹,这风光无福难消:在太平盛世中,歌舞声声,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 齐祝愿吾皇万寿,万方玉烛和调:最后以祝愿君主长寿结尾,体现了对国家繁荣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楼高宝泽,望朱栏迥出云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比喻:用“琼瑶”形容地面的灯光,增添了美感。
  • 拟人:春风“才到”,赋予自然以人的性格,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民生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希望与百姓同乐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对国家繁荣、社会和谐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新生与希望。
  • 灯火:象征节日的欢庆与热闹。
  • 雪花:传达出春天的柔和与温情。
  • 琼瑶:象征美好与珍贵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夕是指哪一天?

    • A) 农历正月初一
    • B) 农历正月十五
    • C) 农历二月初二
    • D) 农历三月三
  2. 诗中提到的“山翁”是指什么人?

    • A) 隐士
    • B) 官员
    • C) 商人
    • D) 茶农
  3. 诗中使用的“连天灯火”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节日的热闹
    • C) 人民的安定
    • D) 官员的威严

答案:

  1. B) 农历正月十五
  2. A) 隐士
  3. B) 节日的热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宵》 王安石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元宵》同样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但更加注重对生活的细腻描摹与对人情的关怀。
  • 杜甫的《春夜喜雨》则侧重于春天的雨水对万物生长的滋润,体现了另一种春天的美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宵节的诗与歌》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堂卧观月 饮村店夜归 自咏 近村民舍小饮 杭头晚兴严州 露坐 杂感 重九後风雨不止遂作小寒 予出蜀日尝遣僧则华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 西村暮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棣华 千钱买邻 究详 大请大受 垦耕 包含碣的词语有哪些 笑意 眼馋肚饱 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包含夷的成语 隶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摸头不着 飞流短长 文政 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