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5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59:58
汉宫春 与客话江浙近事,并及太湖之胜,慨然有作
作者: 汪东 〔清代〕
石壁精庐。看莫釐峰影,倒映晴湖。旧时胜游堪记,长铗归乎。百年兴废,问萧墙何似颛臾。尘世事不烦推校,马牛一任人呼。又说东征西怨,是谁傒我后,后至其苏。万方政尔一概,吾道非欤。山头歌乐,听松篁交奏笙竽。也胜似吴宫月冷,宵来重唱栖乌。
在石壁上的精致别墅里,望着那莫釐峰的影子,倒映在晴朗的湖面上。往昔的美好游玩,真是值得回忆,曾经的长铗归来已成往事。经过百年的兴衰变迁,问那萧墙如今与往昔的繁华何其相似。尘世的事不必去计较,牛马任人呼唤。又说东征西怨,究竟是谁让我感到后悔,后来的日子又为何如此。四方的政事都是如此,我的道理难道不是吗?山头传来歌声,听那松竹齐奏的笙乐,胜过吴宫的冷月,夜里再次唱起栖息的乌鸦。
汪东(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浑厚的诗风和雅致的意象著称,尤其擅长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作品常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
《汉宫春》创作于汪东与友人聚会时,谈论江浙的风土人情及太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反映了清代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太湖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融合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沉的乡愁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开头的“石壁精庐”描绘了优雅的居所,紧接着的“看莫釐峰影,倒映晴湖”则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诗中多次提到历史的兴衰,表现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尤其是“百年兴废,问萧墙何似颛臾”,这句既有哲理深意,又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结合对世事的思考,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历史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同时,诗中提到的音乐元素,增添了活泼的气息,使得整首诗既有深邃的思考,又不乏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思考、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莫釐峰”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山峰?
a) 太湖
b) 江南
c) 不详
答案: c) 不详
诗中“百年兴废”意指什么?
a) 历史的变迁
b) 自然的美
c) 诗人的游历
答案: a) 历史的变迁
“尘世事不烦推校”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世事的关心
b) 对世事的无所谓
c) 对世事的赞美
答案: b) 对世事的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