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0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4:10
满江红(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
作者:吴潜 〔宋代〕
试问平生,几番见中秋明月。
今老矣,一年紧似,一年时节。
底事层阴生障碍,不教玉界冰壶彻。
莫姮娥嫌此白头翁,心肠别。
风动处,浮云揭。
云绽处,清光泄。
倩何人扫荡,大家澄澈。
且掉悲欢离合事,相逢只怕尊中竭。
放儿童今夜上青霄,探蟾穴。
我不禁要问,人生中能几次见到明亮的中秋明月?如今我已老去,岁月一年更比一年紧迫。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层层阴影遮挡了月光,使得那冰清玉洁的月壶无法透彻?难道嫦娥会嫌弃我这个白头老翁,心肠也变得冷漠?当风吹动时,浮云被揭开;当云朵绽放时,清光便泄露开来。谁能来扫除这阴霾,让大家的心灵都能澄澈明朗?且不去想那悲欢离合的事情,唯有相聚时怕酒杯已空。今晚就让小孩们飞上青天,去探寻那月亮的洞穴吧。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戊午年秋天,诗人与友人胡景回、刘自昭小酌共赏明月,表露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的感慨与对人生的反思。
《满江红》通过对中秋明月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思考。诗中开头便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仿佛在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增添了亲切感。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深入思考人生的短暂与珍贵,层层阴影的意象不仅形象地描绘出月光被遮挡的情景,也隐喻了生活中种种阻碍与失落。
在情感上,诗人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无奈。嫦娥不再眷顾白头翁,传递出一种孤独和被遗忘的情感。而通过“放儿童今夜上青霄,探蟾穴”的意象,诗人又引入了一种轻松的童趣,似乎在告诉人们无论生活多么严肃,也要保留一份童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整首诗在抒情上层次分明,既有对明月景致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感伤又不乏希望,体现了吴潜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超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人生的无常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坦然态度。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吴潜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A. 观音
B.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C. 月宫的嫦娥
D. 花木兰
诗中提到的“放儿童今夜上青霄,探蟾穴”意在表达什么?
A. 对未来的渴望
B. 对童年的怀念
C. 对月亮的探索
D. 对人生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将进一步帮助理解古典诗词的背景、风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