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2:04
秋景 其一 月色醉远客
作者:刘辰翁 〔宋代〕
明月有佳色,客中迷远游。
自应眠不得,更似醉时留。
玉屑凉堪吸,金波香欲浮。
顿忘乡国恨,如在酒家楼。
鸾镜惊相对,霓裳卒未休。
天风扶我起,不用典貂裘。
明亮的月亮透出美丽的光辉,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沉迷于这遥远的旅行。
应该是要入睡了,但更像是在醉酒中流连。
那像玉屑一样的凉气令人陶醉,金色的波浪散发着香气。
瞬间忘却了对故乡的忧伤,仿佛身处酒家楼中。
镜子中的我被惊醒,霓裳羽衣的舞蹈尚未停止。
天空中的风将我扶起,不需要华贵的貂裘。
作者介绍:
刘辰翁,字子美,号逸云,生于宋代,主要活动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观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月色明亮,正是诗人游历之时。诗中表达了他在美丽自然景观中的沉醉与对于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以及人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清晰的月夜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便以“明月有佳色”引入,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氛围,接着“客中迷远游”,则让人感受到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迷惘。诗人在月色的照耀下感到无比陶醉,以至于“自应眠不得”,显示了他对眼前美景的沉醉与流连。
接下来的“玉屑凉堪吸,金波香欲浮”描绘了月光下的清凉空气与酒的芳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欢愉与醉意。诗的后半部分“顿忘乡国恨”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仿佛在一瞬间,所有的愁苦都被这美丽的夜晚所抚平。最后两句“鸾镜惊相对,霓裳卒未休”不仅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迷离状态,也暗示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境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月夜下的迷惘与思乡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醉酒状态的享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生活的热爱
D. 以上皆是
“顿忘乡国恨”中的“恨”指的是什么?
A. 对亲人的恨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生活的不满
D. 对朋友的失望
诗中“金波香欲浮”描绘了什么?
A. 酒的香气
B. 秋天的景色
C. 乡国的风光
D. 明亮的月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