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3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37:48
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 武元衡 〔唐代〕
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 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 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
我喜爱这圆满的景色,何况是这漫长的秋夜。 寒光在露草上闪烁,晚风中传来竹林的韵律。 地远之处传来惊人的音乐,天高之处雁群不见了踪影。 为何在北楼上望去,却不能与你在池塘边共享这一切。
作者介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武元衡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在中秋之夜,思念远方的亲人而作。诗中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月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坐爱圆景满”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圆满月色的喜爱,而“况兹秋夜长”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漫长,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后两句通过对“寒光”和“夕韵”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最后两句“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无法与亲人共赏月色的遗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圆满月色的喜爱。诗人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无法与亲人共赏月色的遗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圆景”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云彩
“寒光生露草”中的“寒光”比喻什么? A. 月光 B. 星光 C. 灯光 D. 火光
诗中“夕韵出风篁”中的“夕韵”指的是什么? A. 晚风中竹林的声音 B. 晚风中树叶的声音 C. 晚风中鸟鸣的声音 D. 晚风中流水的声音
诗中“地远惊金奏”中的“金奏”指的是什么? A. 音乐 B. 钟声 C. 鼓声 D. 号角声
诗中“天高失雁行”中的“失雁行”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团聚 C. 旅行 D. 归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