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1:00
秋景 夜雨更秋风
世事惟孤枕,吾生尚转蓬。
共谁堪夜雨,何意更秋风。
已是霖铃苦,何当刻漏终。
又闻翻溟滓,不是滴梧桐。
衰壑鸣蛩外,寒灯落叶中。
忽明天似水,万里附冥鸿。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孤独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生活如同孤独的枕头,自己的人生就像随风漂流的蓬草。在这夜雨中,谁能与我共同承受?又有何意再让秋风吹拂?雨水苦痛已深,何时才能结束这漫长的时光?听到水面上翻滚的波浪,却不是从梧桐树上滴落的雨水。衰败的山谷中,虫鸣声在外响起,寒冷的灯下,落叶满地。忽然间,天空像水一样明亮,万里之外的鸿雁又在黯淡的天空中飞翔。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感慨人生与自然为主,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本诗创作于秋天的夜晚,作者在孤寂的环境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凋零,借助夜雨与秋风表达心中对世事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通过夜雨与秋风的景象,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生命无常的反思。开头两句“世事惟孤枕,吾生尚转蓬”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孤独的枕头象征着作者对世事的无奈与失落,转蓬则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根。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夜雨和秋风的描写,表达了对共同承受孤独的渴望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每一句都浸透着浓厚的秋意,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令人感到深深的共鸣。
诗中后半部分的意象如“衰壑鸣蛩外,寒灯落叶中”更是将悲凉的气氛推向高潮,秋天的虫鸣与灯下的落叶,形成了一个孤寂而凄凉的画面,令人感到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两句“忽明天似水,万里附冥鸿”则通过天水的明亮与鸿雁的飞翔,暗示了希望与向往,给人以一丝慰藉。
整首诗以秋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孤独与无常的深刻感受,既有对生命的感慨,又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最终引出一种对未来的思考与希望。
诗中“孤枕”代表什么?
“吾生尚转蓬”中“转蓬”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滴梧桐”象征什么?
答案:
这些资料可帮助更深入理解诗歌的背景、风格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