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0:39
对酒吟
作者: 王禹偁 〔宋代〕
劝君莫把青铜照,一瞬浮生何足道。
麻姑又采东海桑,阆苑宫中养蚕老。
任是唐虞与姬孔,萧萧寒草埋孤冢。
我恐自古贤愚骨,叠过北邙高突兀。
少年对酒且为娱,几日樽前垂白发。
安得沧溟尽为酒,滔滔倾入愁人口。
从他一醉千百年,六辔苍龙任奔走。
男儿得志升青云,须教利泽施于民。
穷来高枕卧白屋,蕙带藜羹还自足。
功名富贵不由人,休学唐衢放声哭。
劝你不要再用青铜镜子照自己,短暂的生命又有多少值得一说的呢?
麻姑又在东海采桑,阆苑的宫中养着老蚕。
无论是唐虞的贤王还是姬孔的圣人,满地的寒草掩埋了孤独的墓冢。
我担心自古以来的贤愚之骨,都曾在北邙山上高高耸立。
年轻人对酒尽情欢娱,几天之后酒樽前就已白发苍苍。
哪里能把沧海的水都变成酒,滔滔地倾入愁苦的嘴里。
让他一醉千百年,任凭苍龙驾驭六匹马飞奔。
男子汉得志要飞升青云,必须把利益和恩泽施于百姓。
穷困时高枕无忧睡在白屋,吃着蕙带和藜羹也感到满足。
功名富贵并不是由人所能掌控,别在唐衢中放声痛哭。
作者介绍:
王禹偁,字知古,号彦衍,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因才华出众而受到重视。他的诗歌多关注人生、时事与自然,具有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对酒吟》创作于王禹偁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在面对浮生短暂的思考中,他借酒抒怀,寄托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对酒吟》通过劝酒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青铜照”暗示人们不要过于沉迷于自我反思,生命短暂,值得珍惜。接着,诗人提到麻姑采桑,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比,麻姑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而东海桑则象征着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历史人物如唐虞与姬孔,表达了对历史上贤明君主的怀念,同时也感叹人类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后半段转为对人生的感慨,强调了及时行乐的重要性。喝酒不仅是消愁,还是对浮生的自我慰藉。
王禹偁在诗中提出,男子汉应当在得志时施恩于民,这体现了他对社会责任的思考。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淡泊态度,强调命运的无常,呼吁人们珍惜当下,安心享受简单的生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及时行乐”,强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同时也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此诗主要劝导人们应该如何看待生命?
A. 应该追求权力
B. 应该及时行乐
C. 应该自我反思
D. 应该放弃一切
“安得沧溟尽为酒”中“沧溟”指什么?
A. 大海
B. 深渊
C. 酒
D. 生活
诗中提到的“唐虞与姬孔”象征什么?
A. 历史的悲剧
B. 理想的统治者
C. 自我的反省
D. 生命的价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禹偁与李白的饮酒诗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