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03:37
西门送仆射,鞍马照路光。
南门送贰卿,冠盖遥相望。
东门送郎吏,舣舟隋堤傍。
郎吏诚隔品,同直白玉堂。
丈人况知己,振拔在举场。
怜才惜我去,深劝离别觞。
醉中不记事,烟水空茫茫。
醒来闻鸣橹,呕轧摇斜阳。
犹疑在禁中,残漏寒丁当。
回望银台门,五云遮帝乡。
聚散本如此,升沉庸何伤。
丈人名位峻,只久登岩廊。
平居倦朝请,高论思退藏。
圃田有别业,古木罗修篁。
艹亭寒萧萧,池波碧泱泱。
尝云拂袖去,可以傲羲皇。
丈人果能尔,识度非寻常。
安车比疏广,辟谷如张良。
再拜愿丈人,寿考仍康强。
自念山野士,不解随圆方。
宦途多龃龉,身计颇悲凉。
行将解簪笏,归去事农桑。
幸容操杖履,酒扫近丘墙。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03:37
《东门送郎吏行寄承旨宋侍郎》
西门送仆射,鞍马照路光。
南门送贰卿,冠盖遥相望。
东门送郎吏,舣舟隋堤傍。
郎吏诚隔品,同直白玉堂。
丈人况知己,振拔在举场。
怜才惜我去,深劝离别觞。
醉中不记事,烟水空茫茫。
醒来闻鸣橹,呕轧摇斜阳。
犹疑在禁中,残漏寒丁当。
回望银台门,五云遮帝乡。
聚散本如此,升沉庸何伤。
丈人名位峻,只久登岩廊。
平居倦朝请,高论思退藏。
圃田有别业,古木罗修篁。
艹亭寒萧萧,池波碧泱泱。
尝云拂袖去,可以傲羲皇。
丈人果能尔,识度非寻常。
安车比疏广,辟谷如张良。
再拜愿丈人,寿考仍康强。
自念山野士,不解随圆方。
宦途多龃龉,身计颇悲凉。
行将解簪笏,归去事农桑。
幸容操杖履,酒扫近丘墙。
送别的场景在西门、南门、东门交错,诗人以门的象征性描绘了送别的情境。西门送仆射,马鞍闪耀着光辉;南门送贰卿,车轿遥遥相望;东门送郎吏,船停在隋堤旁。虽然郎吏的品级低于那些高官,但他与我同在白玉堂中。丈人如同知己,深知我的才华,他劝我不要轻言离别,深劝我饮酒送别。醉中忘记了世事,烟水迷茫不清。醒来听到桨声,船在斜阳下轻轻摇晃。犹如待在禁宫,残留的时间令人寒心,回望银台门,五彩云彩遮住了帝乡。聚散本是常事,升沉的命运无须伤感。丈人的名位高峻,久经风雨才得以登顶。平日里厌倦朝请,高论更愿藏于内。田园有别业,古树环绕着修篁。秋亭冷清,池水碧波荡漾。曾说拂袖而去,意欲傲视羲皇。丈人果然如此,识见非同一般。安车宽广,辟谷如同张良。再拜祝愿丈人,愿您寿考安康。自想山野之士,不懂随波逐流。官场多有波折,身世颇为悲凉。将要解下官帽,归去从事农桑。幸好能带着拐杖,酒扫近丘墙。
王禹偁(王圻),字子容,号石谷,宋代诗人、词人,曾任职于朝廷,才华横溢,以诗词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这首诗写于送别朋友的场合,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感慨。诗中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官场政治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的送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不舍。诗人在不同的门口送别不同的官员,象征着社会阶层的差异与人生的际遇,彰显了他对朋友的关怀。特别是在东门送郎吏时,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怜惜,也反映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如“醉中不记事,烟水空茫茫”,展现了送别时的迷茫与愁苦。以“聚散本如此,升沉庸何伤”总结人生起伏的哲理,流露出对命运的淡然与豁达。最后,诗人希望能够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归田园,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体现了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丈人”是指?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