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立夏后大热偶书》

时间: 2025-04-26 04:23:50

诗句

朱辂初闻建赤旗,绿杨犹啭旧黄鹂。

和风骀荡无三月,炎气凭陵又一时。

飘去馀香花衬屐,覆来浓荫叶成帷。

秋光只在前山里,不日凉襟却共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3:50

原文展示:

立夏后大热偶书
作者: 白子仪 〔宋代〕

朱辂初闻建赤旗,
绿杨犹啭旧黄鹂。
和风骀荡无三月,
炎气凭陵又一时。
飘去馀香花衬屐,
覆来浓荫叶成帷。
秋光只在前山里,
不日凉襟却共披。


白话文翻译:

初夏来临,红色的旗帜在阳光下鲜艳夺目,绿杨树下,黄鹂鸟依旧在唱着旧日的歌。温暖的春风已经不复存在,炎热的气息又一次涌来。花香飘散,伴随着我的鞋子,浓密的树荫如同帷帐般笼罩着我。秋天的光景只在前面的山中,没过多久,我便能与凉爽的气息相伴。


注释:

  • 朱辂:指的是红色的轿子,古代用于皇帝或贵族出行。
  • 赤旗:红色的旗帜,象征着热情和夏季的到来。
  • 绿杨:绿意盎然的杨树,春夏时节的代表。
  • 黄鹂:一种鸟,春天的歌声象征着生机与盎然。
  • 骀荡:形容和风轻快,气氛悠闲。
  • 凭陵:气候的压迫,形容炎热气息的侵袭。
  • 馀香:残留的花香。
  • :一种木屐,古代的鞋子。
  • 浓荫:浓密的树荫,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 凉襟:指凉爽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子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独到描绘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立夏之际,正值气温上升,诗人通过描绘初夏的景象,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循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立夏之际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细腻观察与感受。诗的开篇以“朱辂”与“赤旗”引入,暗示着夏季的到来,接着通过“绿杨”和“黄鹂”的描写,展现出春夏交替的生机与活力。第二联用“和风骀荡”来形容气候变化,表现出初夏的温暖,然而“炎气凭陵”则又暗示着即将到来的酷热。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巧妙地将花香与木屐结合,创造出一种轻快而愉悦的氛围。而“浓荫叶成帷”则通过浓密的树荫营造出一片宁静与清凉,给人以避暑的想象。

最后两句“秋光只在前山里,不日凉襟却共披”则引人深思,诗人不仅描绘了初夏的热烈,也暗示着秋天的来临,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蕴含着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整首诗在生动的景象中流露出诗人对季节的敏感与对生命的思考,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朱辂初闻建赤旗”:夏日来临,热烈的气氛在轿子上显现。
  2. “绿杨犹啭旧黄鹂”:杨树依然郁郁葱葱,黄鹂在树上歌唱,传递着春天的气息。
  3. “和风骀荡无三月”:春风轻快,似乎春天的气息已经完全消失。
  4. “炎气凭陵又一时”:炎热的气息再次袭来,暗示着夏季的到来。
  5. “飘去馀香花衬屐”:花香飘散,伴随着脚步声。
  6. “覆来浓荫叶成帷”:浓密的树荫如帷幕般笼罩着,带来一丝凉意。
  7. “秋光只在前山里”:秋天的光景在远处的山中显现。
  8. “不日凉襟却共披”:不久之后,凉爽的气息将与我相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朱辂”与“赤旗”、“绿杨”与“黄鹂”,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将花香与脚步结合,仿佛花香在随行。
  • 比喻:浓荫比作帷幕,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立夏时节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辂:象征权力与尊贵,暗示夏季的来临。
  • 绿杨:象征生机与活力,春夏交替的代表。
  • 黄鹂:象征着春天的歌声与希望。
  • 浓荫:象征避暑与宁静,提供了一种舒适感。

这些意象共同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夏季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红色的轿子
    C. 一种鸟

  2. “炎气凭陵”中的“凭陵”意指什么? A. 暖气
    B. 凶猛
    C. 侵袭

  3. 诗中“秋光只在前山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秋天的期待
    B. 对春天的怀念
    C. 对夏天的厌倦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白子仪的《立夏后大热偶书》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描绘自然景象时,前者侧重于夏季的炙热与生机,而后者则更为沉静,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典诗词史》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与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秋宫怨 其二 案《瑶华集》题作[宫怨] 浪淘沙 其一 春宫怨 浪淘沙 浪淘沙 昭君套 浪淘沙 题《东海劳歌》 浪淘沙 瓶中一枝莲谢惜而赋之 浪淘沙 浪淘沙 题情 浪淘沙 春游 浪淘沙 潼关前线望敌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针见血 犬字旁的字 属病 练兵秣马 无字旁的字 包含槅的词语有哪些 玄枢 生字旁的字 刮舌子 立地成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殳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余音袅袅 汇丰银行 张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