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3:50
立夏后大热偶书
作者: 白子仪 〔宋代〕
朱辂初闻建赤旗,
绿杨犹啭旧黄鹂。
和风骀荡无三月,
炎气凭陵又一时。
飘去馀香花衬屐,
覆来浓荫叶成帷。
秋光只在前山里,
不日凉襟却共披。
初夏来临,红色的旗帜在阳光下鲜艳夺目,绿杨树下,黄鹂鸟依旧在唱着旧日的歌。温暖的春风已经不复存在,炎热的气息又一次涌来。花香飘散,伴随着我的鞋子,浓密的树荫如同帷帐般笼罩着我。秋天的光景只在前面的山中,没过多久,我便能与凉爽的气息相伴。
作者介绍:白子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独到描绘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立夏之际,正值气温上升,诗人通过描绘初夏的景象,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循环。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立夏之际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细腻观察与感受。诗的开篇以“朱辂”与“赤旗”引入,暗示着夏季的到来,接着通过“绿杨”和“黄鹂”的描写,展现出春夏交替的生机与活力。第二联用“和风骀荡”来形容气候变化,表现出初夏的温暖,然而“炎气凭陵”则又暗示着即将到来的酷热。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巧妙地将花香与木屐结合,创造出一种轻快而愉悦的氛围。而“浓荫叶成帷”则通过浓密的树荫营造出一片宁静与清凉,给人以避暑的想象。
最后两句“秋光只在前山里,不日凉襟却共披”则引人深思,诗人不仅描绘了初夏的热烈,也暗示着秋天的来临,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蕴含着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整首诗在生动的景象中流露出诗人对季节的敏感与对生命的思考,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立夏时节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夏季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受。
诗词测试:
诗中“朱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红色的轿子
C. 一种鸟
“炎气凭陵”中的“凭陵”意指什么?
A. 暖气
B. 凶猛
C. 侵袭
诗中“秋光只在前山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秋天的期待
B. 对春天的怀念
C. 对夏天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子仪的《立夏后大热偶书》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描绘自然景象时,前者侧重于夏季的炙热与生机,而后者则更为沉静,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