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乐仙观》

时间: 2025-04-26 04:01:59

诗句

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

悟来大道无多事,

真后丹元不值钱。

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

松倾鹤死桑田变,华表归乡未有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1:59

原文展示:

乐氏骑龙上碧天,
东吴遗宅尚依然。
悟来大道无多事,
真后丹元不值钱。
老树夜风虫咬叶,
古垣春雨藓生砖。
松倾鹤死桑田变,
华表归乡未有年。

白话文翻译:

乐氏骑着龙飞向碧蓝的天空,
东吴的遗址依旧存在。
领悟到大道理其实并不复杂,
真正的丹元(指修炼的成果)并不值钱。
老树在夜风中遭受虫子啃咬,
古老的墙垣在春雨中长出了青苔。
松树倾斜,白鹤已死,桑田也发生了变化,
华表(指路标)指向故乡,然而已经过了多少年。

注释:

  • 乐氏:指乐氏家族,传说中骑龙的仙人。
  • 东吴:古代中国东南地区的一个地区,意指历史上的吴国。
  • 大道:指宇宙的根本法则或真理。
  • 丹元:道教术语,指内丹或修炼获得的精华。
  • 老树夜风虫咬叶:描绘老树在夜间的孤独与艰难。
  • 古垣春雨藓生砖: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春雨滋润了古墙,长出了青苔。
  • 松倾鹤死桑田变:暗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 华表:古代指路的标志,象征着归乡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若虚,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多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自然景象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道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乐仙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乐氏骑龙、东吴遗宅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怀。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如老树、虫咬、古垣、春雨等,传递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诗的开头以“乐氏骑龙上碧天”引入,创造出一种神话般的境界,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而随后的“东吴遗宅尚依然”,则是一种对历史的缅怀,暗示人事无常,唯有遗址依旧。

在对大道的理解中,诗人提出“悟来大道无多事”的观点,强调了真理的简单和直接,反映了他对复杂人生的淡然态度。接着提到“真后丹元不值钱”,道出一种对名利的超脱,显示出对物质世界的无所谓态度。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邃理解,给人以启迪与思考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乐氏骑龙上碧天:描绘乐氏仙人骑龙飞向蓝天,象征追求自由与理想。
  2. 东吴遗宅尚依然:对历史遗址的描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3. 悟来大道无多事:领悟到真正的道理其实不复杂,反映了对生活的豁达。
  4. 真后丹元不值钱:表示对物质利益的轻视,强调内在修为的重要性。
  5. 老树夜风虫咬叶:表现自然的艰辛与生命的脆弱,传达孤独感。
  6. 古垣春雨藓生砖:时间的流逝,春雨滋润了古墙,象征生命的延续。
  7. 松倾鹤死桑田变: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8. 华表归乡未有年:华表指向故乡,体现对故乡的思念与时间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乐氏骑龙比喻追求理想的自由,增强诗的幻想色彩。
  • 拟人:老树与虫子之间的关系,赋予自然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松倾鹤死”与“古垣春雨”,增强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悟,传达了对物质利益的超脱与对生命内涵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神秘与力量,代表理想与追求。
  • 东吴遗宅:历史遗址,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的苍凉。
  • 老树、虫咬、古垣:自然中的苦涩与无常,反映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 松、鹤、桑田:自然的变迁,表达对生命变化的感慨。
  • 华表:指向故乡,象征着思乡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乐氏骑龙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自由
    C. 历史遗址
    D. 物质财富

  2. 诗中“东吴遗宅尚依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财富的渴望
    D. 对爱情的追求

  3. “悟来大道无多事”中的“大道”指的是什么? A. 复杂的事务
    B. 真理与哲理
    C. 物质享受
    D. 人生的烦恼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以个人情感为主,表达思乡之情,与《乐仙观》的历史哲理形成鲜明对比。
  • 《春江花月夜》则同样运用了自然意象,但更侧重于描绘春江的美景,与《乐仙观》的哲理思考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乐仙观》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

相关查询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满江红·怀子由作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卜算子·感旧 少年游·润州作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晁错论 自题金山画像 洞仙歌·冰肌玉骨 江神子·恨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腐木不可以为柱 臣字旁的字 市司 少言寡语 包含疚的词语有哪些 甄沐 温情 四字头的字 慈孙孝子 直杠杠 音字旁的字 緑秋 陆海潘江 包含苇的词语有哪些 九九归一 麻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