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14:21
次韵和抑之寒食 其二
白子仪 〔宋代〕
馀花茂草引醺酣,礼节休言爵止三。
芳岁现逢虽强笑,少年相对但多惭。
尚驱俗驾终何适,不辟愁门却未甘。
难把长绳系春日,若非觞斝更谁堪。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时的情景,诗人感慨春日的美好与世俗的困扰。诗的开头说,花草茂盛,令人醉意盎然,但礼节却不允许他们畅快地饮酒。尽管春天来临,年轻人相聚时却感到羞愧。诗人探讨了逃避世俗的想法,却又发现无处可去,最终感慨春日难以系缚,只有酒杯相伴,才能消解烦恼。
白子仪,宋代著名诗人,生于一个文人家庭,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推崇。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技巧。
此诗创作于寒食节期间,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和对世俗礼节的反思。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常与春天的欢乐相联系,但诗人在欢乐之中感到更多的羞愧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奈。诗人在开头以“馀花茂草引醺酣”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一种醉人的美好。接着,诗人却提到“礼节休言爵止三”,暗示在这美好之中仍有种种世俗的约束与限制。这里的“礼节”不仅是对社交规则的遵守,更是对内心自由的束缚。
接下来的“芳岁现逢虽强笑,少年相对但多惭”则表达了年轻人在春日的聚会中,虽然外表欢笑,内心却充满羞愧与无奈。这种情感的反转,使整首诗更为深刻,展现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难以摆脱的内心困扰。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反思“尚驱俗驾终何适”,似乎在质问自己,试图摆脱世俗的羁绊到底能去往何方。而“不辟愁门却未甘”则表明诗人内心的不甘与不愿,似乎在呼唤一种对自由的渴望。最后,诗人以“难把长绳系春日”结束,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最终以酒杯作为寄托,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好与世俗的束缚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人类在时间流逝中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伤。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尚驱俗驾终何适”中“俗驾”指的是什么?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