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36
呼深杯浇愁。正春光未老,微雨初收。几度霜边窥镜,座中藏钩。花泪尽,山容秋。问大江何时西流。怕戏鼓尘荒,明珰梦杳,无计诉灵修。浮云意,空悠悠。早临风倦笛,吹满蘋洲。尚见残蝉声曳,断鸿痕留。芳草绿,催行舟。料月明今宵南楼。有空谷佳人,频回素眸天尽头。
这首诗的开头,作者用酒杯浇灌愁苦,正值春光未老,细雨轻轻落下。几度在霜边瞥见镜中自己,座位上藏着钩子,花泪已尽,山的容颜如秋。问大江何时才能向西流去?害怕在荒凉的鼓声中欢笑,梦中美好不再,无法诉说心中的灵修。浮云的意象,空荡荡的悠悠。早已在风中倦怠的笛声,吹响满洲的水面。依然能听见残留的蝉声,断鸿的痕迹留下。芳草正绿,催促着行舟。猜测今晚月明时在南楼的情景。那空谷中的佳人,频频回眸,目光遥望天边。
陈匪石,清代诗人,生于1730年,逝世于1798年。字仲华,号匪石,著有诗文,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和抒发情感。
《寿楼春》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憧憬。
《寿楼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愁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呼深杯浇愁”开篇便引入了愁苦的主题,紧接着描绘春雨初收、霜边窥镜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时间的流逝的思考愈加明显,特别是“大江何时西流”的提问,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不再。
诗中“尚见残蝉声曳,断鸿痕留”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夏秋交替的时节,蝉声和鸿雁的痕迹进一步突显了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孤独。最后一句“有空谷佳人,频回素眸天尽头”,不仅描绘了佳人的美丽,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整个诗歌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美好的深邃思考。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反映出一种深沉的忧愁与人生态度。
选择题: 诗中“呼深杯浇愁”意指什么?
A. 享受生活
B. 借酒消愁
C. 期待未来
答案:B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明珰梦杳”意指___。 答案:美好的梦境不再
判断题: 诗中的“浮云意,空悠悠”表达了诗人的愁苦情感。 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