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50
矰缴之冥鸿,人心所同。是内举者何足以害其公。世道之趋,或污或隆。此帖之存,所以愧今日之憧憧。
在幽暗的天空中,飞翔的鸿雁代表着人心的共鸣。那些被提拔的人又何足以损害公共的利益呢?世道的发展,有时候污浊,有时候兴隆。这封信的存在,让我对今天的迷茫感到愧疚。
岳珂,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作清新隽永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其风格受到儒家思想影响,重视道德与社会责任。
本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官场腐败的时期,诗人对此深感忧虑,借诗抒发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未来的疑惑。
《胡已茂》是一首深入探讨人心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冥鸿”的描绘,表达了对人心孤独的感慨,暗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体的渺小与无助。作者提出“内举者”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反映出对官场腐败的无奈与批判。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而富有哲理,既有对世道的深刻观察,也有对人性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世道之趋,或污或隆”,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也暗示了人们在其中的无奈和自责。诗的结尾“所以愧今日之憧憧”,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与自责,呈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令人深思。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例如“冥鸿”不仅是形象的描绘,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探讨了人心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个体在复杂社会中的无奈与自责,表现出对公共利益的关注与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矰缴之冥鸿”中的“冥”指的是?
A. 明亮
B. 幽暗
C. 温暖
D. 清澈
“内举者”主要指什么?
A. 被领导的人
B. 被提拔的人
C. 社会底层的人
D. 书生
诗中提到“世道之趋”,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的命运
B. 社会的发展趋势
C. 家庭的富裕
D. 诗人的创作
答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岳珂的《胡已茂》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生活的享受。这两首诗在主题与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