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1:09
《米元章》
作者:岳珂 〔宋代〕
论书自晋始,盖因其风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习尚之笃而溺之于专。
维唐设科,身判书言。
作成自初,欧褚争先,薛靓张颠,颜真迎便。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五季日卑,吾宋兴焉。
士以德进,舍艺之偏。
既窒其进取之涂,故世之以书名家者,皆不杂以人而纯乎天。
更八叶之豫丰,乃设学而详延。
有芾者出,集其大全。
盖繇羲献而来,溯崇观而前,
或营萃以拔棘,或宫墙而及肩,
或小醇而大疵,或舍正而取权。
六书之统,殆所谓芾之死不得其传也。
巘巘乔岳,洋洋大川,草木风云,波涛蛟鼋。
我系此评,其然岂然。
较三十里,后八百年。
自晋代开始讨论书法,主要是因为当时风俗清雅,书法也因此显得美丽。到了六朝时期,书法的习惯愈加深厚,但却沉溺于一种专一的风格。唐朝设立了科举制度,书法成为了考试的内容。书法的成就自古以来就有人争先恐后,像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张旭和颜真卿等人都表现出色。进入中世之后,虽然经历了楷书和隶书的演变,依然能够发扬光大。五代时期,书法逐渐衰落,但宋朝兴起,士人以德行进步,舍弃了对技艺的偏重。由于阻碍了书法的进取之路,所以世人所称的书法大家,都是不杂以他人,而是追求纯粹的真理。更有八品书法的丰厚,设立了学府来详细讲解。出现了不少名家,汇集了其精华。这些书法的源流,追溯至先贤,再向前推演,有的人在营造中去除棘刺,有的人则在宫墙之下努力。或是小巧的书法却有大的缺点,或是舍弃正统而追求权势。六书的统治,似乎就是那些书法的死去未能传承的缘故。高耸的山峦,奔腾的大川,草木与风云,波涛与蛟龙。我将这些评论联系起来,不知是否如此。相较于三十里,已过了八百年。
岳珂,生活于宋代,擅长诗词和书法,作品多关注书法和文化的探讨,风格雅致,常常以古代书法为主题进行深入分析。
《米元章》成于宋代,是岳珂对书法演变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及学术氛围。
《米元章》是一首关于书法艺术的长诗,通过对书法发展历程的回顾,展现了岳珂对书法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诗中表现出对不同历史时期书法风格的比较,尤其是对唐代书法家的推崇,如欧阳询、颜真卿等,他们的作品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宋代书法的特点与发展,强调了道德与艺术的结合,认为真正的书法家应当追求内在的纯粹与真理,而非仅仅依赖于技艺。
岳珂将书法比作自然景观,运用“巘巘乔岳,洋洋大川”的描绘,意象丰富而生动,表达了书法的博大与深邃。诗中的思考不仅限于书法,更涉及到文化传承与价值观的探讨,深刻反映了岳珂对文化艺术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全诗通过对书法历程的回顾,探讨了书法艺术的内涵与价值,强调了道德与艺术的统一,提倡追求真理与纯粹的书法观。
诗中提到的书法大家包括哪些人?
A. 李白
B. 欧阳询
C. 杜甫
D. 颜真卿
诗中提到的“六书之统”主要是指什么?
A. 书法技法
B. 文学作品
C. 道德标准
D. 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