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正月十九日孟享从驾》

时间: 2025-05-12 09:15:49

诗句

新将给事换前衔,班被真除法从挽。

道是紧头人不信,回看压得两绯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9:15:49

正月十九日孟享从驾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原文展示:

新将给事换前衔,班被真除法从挽。
道是紧头人不信,回看压得两绯衫。

白话文翻译:

新任官员要换上前任的职衔,班头的官员被真除,法令从此更换。
人们说这是紧要人物,难以置信,回头看看却压得两件绯色的官袍。

注释:

字词注释:

  • 给事:指代某种官职,管理事务。
  • 班被:指班头或班级的领导。
  • 真除:真实地被免职或罢免。
  • 法从:法令的执行与遵从。
  • 绯衫:绯色的官袍,象征官职和身份。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绯衫”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员的服饰,绯色常常与高官显贵相关联,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观察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090-1155),字伯宗,号白云山人,晚号天湖,南宋诗人,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脱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月十九日为节日,诗人以此为契机,表达对官场更迭与人事变动的关注,反映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人心的复杂。

诗歌鉴赏:

洪咨夔的《正月十九日孟享从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场的复杂情感和更迭。诗中通过对新任官员的描写,展现了在官场上,虽然外表看似风光,但内里却隐藏着权力斗争与人心不古的现实。开头提到的“新将给事换前衔”,不仅是对官员职位变动的直观描述,也暗含了对人事变迁的不安与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道是紧头人不信”的表述,突显了人们对官场变化的疑虑与不信任,似乎在暗示即使是位高权重之人,也难以逃脱被替换的命运。最后一句“回看压得两绯衫”则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官员身份的思考与对权力背后隐患的警惕。

整首诗情感深邃,透过简单的叙述,折射出更深层的社会现实与人性思考,展现了洪咨夔作为诗人的敏锐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将给事换前衔:新上任的官员将要接替前任的职衔,暗示官场的更替。
  2. 班被真除法从挽:班头的官员被真实地免职,法令也随之改变,反映出权力变动带来的影响。
  3. 道是紧头人不信:人们对这位重要人物的更替感到不信任,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
  4. 回看压得两绯衫:回首看去,似乎压得两件绯色的官袍,象征着权力与责任的重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绯衫”象征官职与权力,蕴含深意。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体现了宋代诗词的严谨。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官场的复杂与变化,反映出人们对权力变动的无奈与对未来的疑虑。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人事变迁的不安与对权力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绯衫:象征权力与地位,代表着官员的身份与责任。
  • 紧头人:暗喻重要人物,体现出对权力中心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绯衫”象征着什么?

    • A. 官职
    • B. 服饰
    • C. 权力
    • D. 以上皆是
  2. “班被真除”中的“班”指的是?

    • A. 班级
    • B. 官员
    • C. 班头
    • D. 职衔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C. 班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洪咨夔的《正月十九日孟享从驾》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对社会变迁的关注,前者集中在官场的更迭与人心,而后者则侧重于国家的动乱与个人的命运,两者皆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与感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事 清平乐 罢镇平归西山草堂 南柯子·画扇香微远 南乡子 江城子·杏花开过雪成团 虞美人 汴禅师自斲普照石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六 续小娘歌十首 其二 鹧鸪天 村里黄幡绰,家中白侍郎,石曼卿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笼火 耍笔杆子 金煌煌 亅字旁的字 油枯 东奔西撞 浑身是胆 巛字旁的字 心如芒刺 包含兽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曲尽情伪 足字旁的字 公平无私 教一识百 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