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9:4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47:11
太一宫斋祭呈司封吴舍人
作者: 洪咨夔
宝锁轰霄启玉晨,
风恬雪霁净先尘。
东皇太一紫坛晓,
世界大千青陆春。
藜杖流光环佩集,
鏠旗斂影豆笾陈。
乐歌须仗甘泉笔,
斧藻天家泰道新。
这首诗描绘了太一宫祭祀的盛大场景。宝锁声响,开启了美好的清晨,风静雪霁,洗净了尘埃。天帝东皇的紫坛在晨曦中显现,整个大千世界在春日中复苏。手持藜杖,光彩流转,环佩声声汇聚在一起;祭旗的影子收拢,豆形的供盘整齐地陈列。乐声和歌声需要依靠甘泉的笔墨,斧藻的艺术在天家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者介绍: 洪咨夔(1094年-1156年),字宗道,号惭愧,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描绘山水和祭祀场景。他的作品多表现出道教思想和自然景物的和谐美。作为一位文人,洪咨夔的诗歌不仅技巧精湛,且情感真挚,是宋代诗坛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当时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祭祀活动频繁。诗人通过描绘太一宫的祭祀场景,表达对道教信仰的崇敬,以及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以太一宫的祭祀为主题,展现了祭祀的庄严与神圣。开篇以“宝锁轰霄”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祭祀仪式开始时的氛围,声音响亮而清晰,仿佛将人们引入一个神秘的境界。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宁静和洁净,雪霁后的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新,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在诗的中间部分,作者提到“东皇太一紫坛晓”,突出了祭祀对象的尊贵地位,象征着道教的宇宙观和神秘哲学。接下来的描写如“藜杖流光”和“鏠旗斂影”,通过形象化的意象展示了祭祀的细节,增强了场景的生动感。
整首诗通过充满音韵美的对仗句式,展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与诗人的高超技艺。最后,诗人以“乐歌须仗甘泉笔”作结,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以及对神道的敬仰,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深邃,令人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教文化和自然美的崇敬,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皇太一”指的是哪个宗教的神灵?
A) 佛教
B) 道教
C) 儒教
答案:B) 道教
诗中描绘的祭祀活动主要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到来
B) 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繁荣
C) 个人的孤独
答案:B) 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繁荣
“宝锁轰霄”中的“轰”字有什么含义?
A) 轻柔
B) 声响
C) 光明
答案:B) 声响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