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4:31
霜夜
陆游 〔宋代〕
土床纸帐卧幽寂,
枕上细听城上更。
榾柮烧残地炉冷,
喔咿声断天窗明。
风霜欲透草茨屋,
盐酪不下荠糁羹。
犹恨扶犁老无力,
向来枉是请躬耕。
在寒冷的霜夜,我卧于简陋的土床和纸帐中,感到一片幽静,耳边细听着城里的更鼓声。炉子里的柴火已经烧尽,房间里冷得让人发抖,天窗旁的喔咿声断断续续,微弱的光线透过来。寒风和霜气仿佛要透过草屋的屋顶,盐和酪的汤也无法下咽,荠糁(荠菜和米粉的羹)也无法煮成。心中更感惋惜,犁耕的年纪大了,却无力再去耕作,昔日的努力也显得毫无意义。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杭州市人,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词以豪放、沉郁著称,常以爱国情怀和农民生活为题材,作品数量众多,对后世影响深远。
《霜夜》作于晚年,陆游晚年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失落,诗中透出的孤寂与惋惜,反映了他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国家和自身命运的思考。
《霜夜》是一首描绘寒冷夜晚的抒情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诗的开头,"土床纸帐卧幽寂",给人一种简陋和孤独的印象,营造出了一种寒冷的氛围。接着,"枕上细听城上更"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夜的宁静,只有更鼓声在耳边回响,令人在孤寂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随着诗句的展开,"榾柮烧残地炉冷"和"风霜欲透草茨屋"的描写,展现了严寒的环境和生活的艰辛。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心灵的无助与孤独,神情愈加沉重。而"盐酪不下荠糁羹"则通过对饮食的描写,映射出生活的贫困和对温暖的渴望。
最后两句,"犹恨扶犁老无力,向来枉是请躬耕",则是对自己和国家命运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惋惜。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通过对寒冷夜晚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诗中的“土床纸帐”主要描述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榾柮”是什么?
诗人对“扶犁老无力”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