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1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6:53
日薄霜清十月天,
马蹄声里送流年。
店当古路三叉处,
山似孤云两角边。
淹泊自悲穷不醒,
衰残更著病相缠。
榆关瀚海知何在,
目送飞鸿入暮烟。
太阳快要落山,十月的天空清冷如霜,马蹄声中送走了流逝的岁月。旅店坐落在古道的三叉路口,山峦宛如孤云,矗立在两侧。淹没在旅途的忧伤中,我悲叹着穷困而无法觉醒,衰老的身躯更是被疾病缠绕。榆关与浩瀚海洋又在哪里呢?我目送飞鸿在暮色中渐行渐远。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为人正直,胸怀报国之志,作品风格多样,尤其以诗见长。陆游的诗歌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索与感慨。
《西路口山店》创作于陆游晚年的某个旅途中,表达了他在岁月流逝中对人生和故国的感慨。此时的陆游已是年迈,身世沧桑,身处旅途的他怀念过往,感受到孤独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结合旅途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开篇“日薄霜清十月天”,即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秋季傍晚,暗示着生命的渐行渐远。接下来的“马蹄声里送流年”则是将时间的流逝与旅途中的声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在“店当古路三叉处,山似孤云两角边”中,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增强了孤独和迷茫的情感。三叉路口代表了人生的选择,而孤独的山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同时,后面的“淹泊自悲穷不醒”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悲伤,突显了他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困境。
最后两句“榆关瀚海知何在,目送飞鸿入暮烟”将思绪引向远方,既是对故国的眷恋,也是对未来的迷惘。飞鸿的远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整首诗在哀伤的基调中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思,令读者在欣赏之余感受到深沉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岁月无情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日薄霜清”中“霜”字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马蹄声里送流年”指的是什么?
“目送飞鸿入暮烟”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