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22:0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2:04:34
夜宿东岩寺
作者:傅权 〔宋代〕
夜宿给孤园,悠然魂欲仙。
恐惊沙上月,莫吸石间泉。
露落萤初度,风回鹤欲眠。
更瞻峰岭气,非雾复非烟。
夜晚我在孤园中住宿,心情悠然自得,仿佛要飞升成仙。
我担心惊动了沙滩上的月光,不想去饮那石间的泉水。
露水滴落,萤火虫初次飞舞,微风吹来,白鹤似乎想要入睡。
再看那峰岭的气息,既不是雾气也不是烟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魂欲仙”可联系到古代文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作者介绍
傅权,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夜宿东岩寺,表现了诗人在幽静环境中的思考与感受,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隐逸生活、远离尘嚣的情感。
《夜宿东岩寺》是一首描绘夜晚独宿之感受的诗作,整体氛围宁静而超脱,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首句“夜宿给孤园”,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的环境,诗人于此处感受到身心的悠然自得,仿佛置身于一个超然的境界。接下来的“恐惊沙上月,莫吸石间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珍惜,生怕惊扰了那份宁静的美好。露水的滴落与萤火虫的闪烁,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夜晚的生机与静谧,风回鹤欲眠,更是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安详。在最后两句,诗人再次抬头望向远方的峰岭,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既不是雾霭也不是烟尘,象征着一种澄澈的境界。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夜宿时的景色与心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独处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扰的逃避,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隐逸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悠然魂欲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失落 B. 超脱 C. 忧伤
诗中提到的“沙上月”主要象征什么?
A. 迷茫 B. 宁静 C. 烦扰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