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2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29:03
昨日相逢叙起居,今朝相见事还如。
如何却觅呈心要,心要如何特地疏。
昨天相遇时聊起了生活,今天再见却依旧如故。
我该如何去追寻心中所求,心中所求又为何要特意疏离?
本诗作者释法骞是宋代的一位僧人,诗中透出对人际关系和内心需求的思考。诗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心灵的隔阂,体现了佛教对于内心的追求与觉醒。
释法骞,宋代高僧,以诗歌见长,常在作品中探讨人生哲理与内心修行。他的作品多反映出深厚的佛理,关注人心的变化与感悟。
本诗写于一个相对静谧的环境,可能是在作者与友人相聚时,或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反映了他对于友情、生活及内心追求的思考。
《答僧问心要作偈》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切入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内心的渴求。首句“昨日相逢叙起居”给人一种温暖的回忆,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今朝相见事还如”则暗示了生活的单调与无常。接下来的“如何却觅呈心要”表达了对内心深处渴望的追寻,这种追寻却又充满了迷茫与困惑,最后一句“心要如何特地疏”则表明了内心所求的复杂性,似乎在暗示着人们在追求内心需求时,常常会与自己产生隔阂。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学的深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整首诗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内心的追求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内心欲望的探究,反映了人们在追求内心平静时所面临的困惑与孤独。
诗中提到“昨日相逢叙起居”,意指:
A. 过去的生活
B. 与友人聊天
C. 未来的打算
诗中“心要”最可能表达的是:
A. 对物质的渴求
B. 对内心需求的探索
C. 对他人的依赖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
A. 友情的珍贵
B. 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C. 生活的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