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33
游宝惠寺山
作者: 范端杲 〔宋代〕
不到兹山久,寒梅又著花。
白烟丛古木,乌鹊倚枯槎。
路转冲危石,泉流涨浅沙。
不堪回首处,樵唱起呕哑。
我已经很久没来这座山了,寒梅又开出了花。
白色的烟雾缭绕在古老的树木之间,乌鹊停在枯木上。
道路转弯经过陡峭的岩石,泉水流淌冲击着浅浅的沙滩。
不忍回头的地方,樵夫的歌声显得那么嘶哑。
范端杲(生卒年不详),字君皓,号雪溪,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因其才华和人品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语言清新,风格独特。
《游宝惠寺山》是在一次游历宝惠寺山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游宝惠寺山》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思。诗的开头“不到兹山久,寒梅又著花”便以时间的流逝引入,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疏离感。他在这里见到了寒梅的再度绽放,似乎暗示着生命的坚韧和希望,但这种美好却也让他感到一丝惆怅。接下来的“白烟丛古木,乌鹊倚枯槎”,用白烟和乌鹊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逝去与孤独。
“路转冲危石,泉流涨浅沙”则描绘了诗人走在险峻的山路上,泉水流淌的情景。这里的景象虽美,却也暗含艰难,象征着生活中的坎坷与挑战。而最后一句“不堪回首处,樵唱起呕哑”,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他不忍回首的地方,樵夫的嘶哑歌声让人倍感无奈,似乎在表达对过去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在意境上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相结合,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充满了对生命短暂和孤独的思考,深刻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树木是什么状态?
“寒梅又著花”中的“寒梅”象征着什么?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