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0:5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0:53:31
松骥行
作者:陆游 〔宋代〕
骥行千里亦何得,垂首伏枥终自伤。
松阅千年弃涧壑,不如杀身扶明堂。
士生抱材愿少试,誓取燕赵归君王。
闭门高卧身欲老,闻鸡相蹴涕数行。
正令咿嘤死床箦,岂若横身当战场。
半酣浩歌声激烈,车轮百转盘愁肠。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理想和价值的反思。即使一匹千里马,也未必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最终只能低头伏在马槽里,内心感到伤痛。而千年松树虽然生长在深谷之中,也比不过为君王献身的壮烈。士人心中怀有报国之志,但希望能有机会展现才华,誓言要为燕赵之地的君王效劳。如今我闭门高卧,想要安度晚年,却被鸡鸣声所惊扰,泪流满面。与其在床上无所事事,倒不如投身战场去拼搏。酒酣畅之时,激昂的歌声响起,轮回的车辙深深刻印在心中,愁绪难以排解。
作者介绍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去世于1210年。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理想、国家兴亡和对历史的思考,深具爱国情怀。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与北方金朝的侵扰,因此他在诗中常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希望。
创作背景
《松骥行》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疲弱,外敌环伺。诗人通过对比千里马和松树,表达了对无用生命的惋惜和对壮志未酬的痛苦。此时的陆游已感到年华渐逝,内心充满了对理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松骥行》是陆游在晚年所作,展现了他对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诗中以千里马和千年松树为象征,表现出士人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骥虽然能够奔跑千里,但最终也只能在马槽前低头,显得无奈而伤感。松树纵然生长千年,但其存在却是无所作为的。陆游通过这样的对比,深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诗中提到士人心中有报国之志,却常常面临无奈的境地。闭门高卧的生活虽然安逸,却使人感到空虚。诗人用“闻鸡相蹴涕数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伤,与其无所作为,不如勇敢地走上战场,主动追寻理想。最后的“半酣浩歌声激烈”则传达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绪,尽管内心有愁肠,但仍希望能在短暂的人生中,留下激荡的回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传达出士人报国的愿望与现实的无奈。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挫折时,仍然希望能够拼搏向前,追求自己的理想。
诗词测试
《松骥行》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千里马”象征什么?
诗人对理想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松骥行》与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但陆游较为关注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关系,而杜甫则更多地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点,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