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31
碧天澄似水,凉意满藤萝。
新月悄依树,微云淡着河。
吟怀中夜静,虫语入秋多。
不觉年光晚,年年感逝波。
这首诗描绘了早秋的宁静美丽。天空清澈如水,凉爽的气息弥漫在藤萝之间。新月悄然挂在树边,微薄的云彩轻轻映照在河面上。夜深人静时,心中吟唱,虫鸣声渐渐增多,似乎已经进入了秋季。转眼间,时光已然晚去,每年都感叹岁月如流水般逝去。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反映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在古诗中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夏诒霖(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时光流转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流逝岁月的感慨。
这首《早秋次许浑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早秋的宁静与美丽。首句“碧天澄似水”,以清澈的蓝天为开篇,立刻引入了读者的视线,营造出一种清新、明朗的氛围。接着“凉意满藤萝”一句,传达出秋季的清凉感,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阵阵凉风拂面而来。
“新月悄依树,微云淡着河”,描绘了新月和轻云的景象,给人以宁静的遐想,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宁谧的生活状态。此时,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的变化而流动,形成了“吟怀中夜静,虫语入秋多”的内心独白,虫鸣声的增多也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增添了诗句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不觉年光晚,年年感逝波”,将个人的感受与时光的流逝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令人深思。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景,更在美景中融入了对生命流逝的哲思,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中的“碧天澄似水”是用什么手法来描绘天空的?
A. 拟人
B. 比喻
C. 夸张
答案:B
诗中“虫语入秋多”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伤感
C. 宁静
答案:C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感叹什么?
A. 自然的美
B. 时光的流逝
C. 秋天的凉爽
答案:B
对比夏诒霖的《早秋次许浑韵》和杜甫的《秋夕》,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夏诒霖更侧重于宁静与内心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关注历史的沉淀与个人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