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3:07
宿富乐山赠海公禅老大师
作者: 戴蒙 〔宋代〕
芙蓉溪畔石连松,
殿阁峥嵘倚半空。
一念超居无色界,
几人长住广寒宫。
佳宾喜上山头月,
密友时来竹下风。
除却少多元本物,
泥牛哮吼任西东。
在芙蓉溪畔,石头与松树相连,
殿阁巍峨,依偎在半空中。
一念之间,超越了无色的境界,
有几人能长久地住在广寒宫呢?
佳宾欢喜于山顶的明月,
密友偶尔在竹下送来清风。
除去那少许的多元本物,
任凭泥牛哮吼,自由地往西东。
戴蒙,宋代诗人,常以自身的修行和对佛教的理解为题材进行创作。他的诗歌风格融合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此诗作于戴蒙在富乐山游览时,赠予海公禅老大师,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高洁境界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情谊。
《宿富乐山赠海公禅老大师》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在这首诗中,戴蒙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合了佛教的思想,展现了他对禅宗的理解与追求。诗的开头描绘了芙蓉溪畔的松石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提到“无色界”,这不仅代表着一种超然的境界,也暗示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几人长住广寒宫”一句,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反思,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达到这样的境地呢?这份孤独与渴望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随后提到的“佳宾”和“密友”,则是对友谊的珍视,表明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友人的陪伴是多么重要。
最后两句“除却少多元本物,泥牛哮吼任西东”,似乎是在强调放下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展示了物质与精神的两重世界,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思熟虑。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也展现了作者的高远志向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围绕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人际关系的珍惜,以及对物质世界的超越,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内心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无色界”指的是什么?
“佳宾喜上山头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泥牛”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