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3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38:40
登临乘此暮江风,数尽南飞几字鸿。
秋水已清天更碧,晓枫未赤枣先红。
诸公轩冕留情处,万里山河拊髀中。
壮志已锁思拥衲,饱餐蔬饭想虚空。
乘着黄昏时分的江风登高望远,数一数南飞的鸿雁有几只。
秋水已经清澈,天空更加湛蓝;清晨的枫树尚未变红,早熟的枣树却先开了花。
众位公卿在此流连忘返,万里河山尽在胸中。
理想的壮志已被束缚,心中思绪纷繁,却只能想象着空旷的世界,享用着简单的素食。
诗中“数尽南飞几字鸿”提到的鸿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常见于古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感慨。“万里山河拊髀中”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思考,常常引发人们对壮志未酬的反思。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其深沉的思想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在某个黄昏时分登高,面对自然景色与自身的壮志未酬,感慨良多。这种环境下的创作,充满了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理想的追求。
《登临》是董嗣杲在黄昏时分登高所作,诗中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理想的感慨。开篇以“登临乘此暮江风”引入,诗人乘着江风,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接着通过“数尽南飞几字鸿”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鸿雁成为自然变化的象征。后面几句描绘了清澈的秋水与尚未变红的枫树,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诸公轩冕留情处,万里山河拊髀中”,此句中,诗人提到达官贵人于此流连,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的理想被束缚的无奈,饱餐蔬饭的简单生活更显得虚空。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秋水与枫树的变化)、象征(鸿雁象征时间)、排比(描述自然景象)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人乘着什么登高?
a) 晨风
b) 暮江风
c) 夏日炎炎
答案:b
诗中提到“南飞的鸿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时间的流逝
c) 爱情
答案:b
“壮志已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满足
b) 无奈与失落
c) 快乐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董嗣杲的《登临》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以登高望远为主题,但董的诗中更注重内心感受与自然的结合,而王则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色与情怀的抒发。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及情感基调上存在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