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8:12
古藤杖歌
作者:陆游
我有古藤杖,夭矫蛟龙形。
生於峭壁绝上,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
历吴入楚上巴硖,北游直看秦山青。
夜飞或随暴雨去,旦归常带流漦腥。
与子扶携各老大,勿复狡狯夸神灵。
愔愔从此常倚壁,听我夜诵黄庭经。
我有一根古老的藤杖,它的形状像一条夭矫的蛟龙。
它生长在悬崖的绝顶,来自会稽山阴的兰亭。
它曾经跨越吴地,进入楚地,再到巴蜀的山峦,
北游时能直视秦山的青翠。
在暴雨中,它可能夜间飞走,
但早晨总会带着水蒸气的腥味归来。
愿与朋友一起扶持走到老,
不要再狡猾地夸耀神灵的存在。
从今以后,我静静地倚靠在墙边,
听我夜里诵读《黄庭经》。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刚健,常体现出对国家、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陆游的生活经历丰富,历经战乱,目睹了国家的衰落与民族的苦难,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古藤杖歌》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破家亡之际,诗人以古藤杖象征自己在艰难岁月中坚持的信念与对友人的期望,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古藤杖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诗中以古藤杖为线索,展现了作者的生活哲学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便以“古藤杖”引入,既是实物的描写,也是精神的象征,寓意着长久与坚韧。
诗中提到的“夭矫蛟龙形”,形象的展示了藤杖的灵动与力量,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屈与活力。接着提到的“会稽山阴之兰亭”,则是文化的回归与对历史的追溯,象征着诗人对文人雅集的向往。
随着诗句的推进,陆游不仅回顾了自己的旅程,体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更流露出对生活的哲思。在“与子扶携各老大”中,诗人表达了与朋友携手共度余生的愿望,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珍贵。
最后的“愔愔从此常倚壁,听我夜诵黄庭经”,则显得宁静而深邃,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内心的安宁。整首诗通过古藤杖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哲学思考。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成了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例如,“古藤杖”作为承载物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蛟龙形”则使得藤杖更加生动,充满生命力。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人生的哲理与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陆游通过古藤杖的象征,传达了人生态度的坚定与对文化的向往。
古藤杖的形状被比作什么?
A. 蛟龙
B. 凤凰
C. 龟蛇
D. 鸳鸯
诗中提到的“兰亭”是指哪个地方?
A. 长安
B. 会稽山阴
C. 黄河边
D. 苏州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黄庭经”是什么?
A. 一部历史书籍
B. 一部道教经典
C. 一部诗集
D. 一部小说
答案:1.A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