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03
上元前雪三绝句
——苏辙
腊中平地雪盈尺,
嵩隗山田麦尚乾。
不管上元灯火夜,
飞花处处作春寒。
在腊月的地面上,雪已经积得厚厚的有一尺,
嵩隗山上的田地里,麦子仍然是干燥的。
不管是上元节的灯火辉煌的夜晚,
飞舞的花瓣处处让人感到春寒的气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轼的弟弟,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腊月,正值北方寒冬,诗人通过描写雪景与春天的微妙关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节日气氛以及对未来春天的期待。
苏辙的《上元前雪三绝句》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冬季雪景与即将来临的春天之间的对比。首句“腊中平地雪盈尺”,描绘了腊月满地的积雪,展现了冬季的寒冷和雪的厚重。这不仅反映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示了冬天的严酷。接下来的“嵩隗山田麦尚乾”,则引入了田地,显示出尽管雪厚,但麦田仍然干燥,暗示着春天的希望和农事的期待。
第三句“不管上元灯火夜”,诗人将目光转向即将到来的元宵节,节日的灯火辉煌与冬季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节日的期待与无畏。最后一句“飞花处处作春寒”,诗人用飞花的意象,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已然来临,尽管天气依旧寒冷,春的希望却在悄然滋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一种春寒中的温暖感油然而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冬雪与春花的描绘,表现出对季节更替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既有对冬天的描写,又有对春天的期待的复杂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腊中”指的是哪个月份?
诗人用“飞花”来象征什么?
诗中“嵩隗山田麦尚乾”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