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32
江上早起
作者: 苏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
惟悴荒榛赤如赭。
莫行百里一回头,
落日孤云霭新画。
前山更远色更深,
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穠秀,
依然不负远来心。
早上看江边的枯崖山,
那荒凉的灌木丛显得如同赤色的赭石。
行走百里时回头望去,
落日和孤云在天空中形成一幅新画。
前面的山更远,颜色更深,
谁能知道如今的美丽是怎样的。
唯有巫山最为秀美,
依然不辜负我这远道而来的心情。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词、赋等多种文体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他的诗作常蕴含哲理,情感真挚。
《江上早起》创作于苏辙的早期,反映了他在江边的早晨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美好景色的热爱。这首诗写于他仕途之时,心中有着对理想的追求与思考。
本诗以清晨的江边景象为背景,描写了诗人早起时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感悟。开篇通过“朝看江上枯崖山”勾勒出一幅荒凉的画面,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情感,而“惟悴荒榛赤如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使人感受到自然景色的凋零与荒凉。接下来的“莫行百里一回头”,则是诗人对前路的思考,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视野由近及远,描写出“前山更远色更深”的景象,展示出远山的深邃和神秘。此时,诗人似乎在反思人生的道路与追求的目标,提出了“谁知可爱信如今”的疑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考。最后,诗人以“唯有巫山最穠秀”结束,巫山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了永恒的美丽和诗人心中不变的理想,传递出一种不负远道而来的心情。
这首诗不仅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出诗人的情感,也通过哲理性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中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向往,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份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辙的《江上早起》,并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