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16:28:25

诗句

栽松成径百馀尺,隔径开堂似两家。

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后开花。

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

衰病不胜杯酒处,醉归倾倒欲乘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28:25

原文展示:

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其二 苏洵 〔宋代〕 栽松成径百馀尺,隔径开堂似两家。 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后开花。 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 衰病不胜杯酒处,醉归倾倒欲乘车。

白话文翻译:

在园中栽种的松树形成了一条长达百余尺的小径,小径对面开设的堂屋仿佛是两家。 我们厌倦了世俗事务,相约整日饮酒,渴望春天,先欣赏花蕾再等待花开。 客人来访时,庭院中的树上寒鹊鸣叫,酒液触及肌肤,让人回忆起冰冷的蛇。 因衰病而无法承受过多的酒,醉后归家时几乎要倾倒,几乎需要乘车。

注释:

  1. 栽松成径:指在园中种植松树,形成一条小径。
  2. 隔径开堂:小径对面开设的堂屋。
  3. 厌事:厌倦世俗事务。
  4. 共邀终日饮:相约整日饮酒。
  5. 渴春:渴望春天。
  6. 先赏后开花:先欣赏花蕾,再等待花开。
  7. 庭树鸣寒鹊:庭院中的树上寒鹊鸣叫。
  8. 酒入肌肤:酒液触及肌肤。
  9. 忆冷蛇:让人回忆起冰冷的蛇。
  10. 衰病:衰弱和疾病。
  11. 不胜杯酒:无法承受过多的酒。
  12. 醉归倾倒:醉后归家时几乎要倾倒。
  13. 欲乘车:几乎需要乘车。

诗词背景: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这首诗是苏洵与友人缙叔游仲容在西园游玩时的次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栽松成径百馀尺,隔径开堂似两家”描绘了西园的幽静和雅致,松树成径,堂屋相对,仿佛是两家人的居所,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后开花”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厌倦,以及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的最后两句“衰病不胜杯酒处,醉归倾倒欲乘车”则反映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对友情的珍视,即使身体衰弱,也要与友人共饮,享受友情的温暖。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1. 栽松成径百馀尺,隔径开堂似两家:这两句描绘了西园的自然景色,松树成径,堂屋相对,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2. 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后开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厌倦,以及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3. 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这两句通过客人的到来和酒的饮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感受。
  4. 衰病不胜杯酒处,醉归倾倒欲乘车: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对友情的珍视,即使身体衰弱,也要与友人共饮,享受友情的温暖。

修辞手法:

  1. 比喻:“酒入肌肤忆冷蛇”中,将酒液触及肌肤的感觉比喻为回忆起冰冷的蛇,形象生动。
  2. 拟人:“庭树鸣寒鹊”中,将寒鹊的鸣叫拟人化,仿佛是庭院中的树上寒鹊在鸣叫。
  3. 对仗:“栽松成径百馀尺,隔径开堂似两家”中,通过“栽松”与“隔径”,“成径”与“开堂”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西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活动,诗人抒发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1. 栽松成径:松树成径,象征着坚韧和长寿。
  2. 隔径开堂:堂屋相对,象征着和谐与宁静。
  3. 厌事共邀:厌倦世俗事务,象征着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4. 渴春先赏:渴望春天,象征着对新生和希望的期待。
  5. 庭树鸣寒鹊:寒鹊鸣叫,象征着冬天的寒冷和生命的活力。
  6. 酒入肌肤:酒液触及肌肤,象征着温暖和放松。
  7. 忆冷蛇:回忆起冰冷的蛇,象征着过去的寒冷和痛苦。
  8. 衰病不胜:衰弱和疾病,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有限。
  9. 醉归倾倒:醉后归家时几乎要倾倒,象征着放纵和自由。
  10. 欲乘车:几乎需要乘车,象征着依赖和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栽松成径百馀尺”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松树成林 B. 松树成径 C. 松树成山 D. 松树成河

  2. 诗中“厌事共邀终日饮”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世俗事务的喜爱 B. 对世俗事务的厌倦 C. 对世俗事务的无所谓 D. 对世俗事务的好奇

  3. 诗中“酒入肌肤忆冷蛇”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与苏洵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2. 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这首诗表达了苏辙对兄长苏轼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苏洵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1.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苏洵《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其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经历的回忆,而苏洵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2. 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与苏洵《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其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但苏辙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苏洵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参考资料:

  1. 《苏洵诗集》:收录了苏洵的诗歌作品,包括《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其二》。
  2.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鉴赏和解析,包括苏洵的诗歌。
  3. 《三苏诗选》:收录了苏轼、苏辙和苏洵的诗歌作品,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周尚书弘正诗 其二 送周尚书弘正诗 其一 和侃法师三绝诗 其三 和侃法师三绝诗 其二 和侃法师三绝诗 其一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五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四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一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九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浣衣里 舟字旁的字 称娖 包含畏的成语 母以子贵 摆迷魂阵 宝盖头的字 爻字旁的字 香童 赤字旁的字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蚁穴自封 逃伏 诗礼之训 操之过蹙 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