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2:27
萧萧霜鬓独惊秋,病眼天边暮倚楼。已老冯唐犹不遇,思归庾信正多愁。溪通积雨流方壮,山入重云翠未休。一梦淮南经岁别,菊林还向洛阳浮。
满头白发在秋风中萧瑟,独自倚楼望着天边的暮色。即使像冯唐那样年老,仍未得志;思念归乡的庾信,心中满是忧愁。溪水因积雨而流势壮大,山峦穿入重重云雾,翠色未减。一场梦回淮南,已经历一年的离别,菊花林仿佛漂浮在洛阳之上。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作于张耒晚年,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不得志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和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首句“萧萧霜鬓独惊秋”以“霜鬓”自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年老的模样,而“独惊秋”则传达了他在秋天感受到的孤独和凄凉。中间两句通过冯唐和庾信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人生不得志和思乡之情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壮阔和苍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不得志的无奈和悲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霜鬓”比喻什么? A. 年老 B. 疾病 C. 孤独 D. 贫穷
诗中提到的“冯唐”和“庾信”分别代表什么? A. 年老和疾病 B. 不得志和思乡 C. 孤独和贫穷 D. 疾病和孤独
诗中“溪通积雨流方壮”表达了什么? A. 内心的壮阔 B. 内心的苍凉 C. 内心的孤独 D. 内心的无奈
答案:1. A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