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0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5:00
跋涉缘何事,晓行风乍稀。
阴崖凝积霰,冻雨湿征衣。
马劣防坭泞,霜黄忆蟹肥。
故园谁作好,岁暮不言归。
全诗翻译:
这段跋涉是为了什么呢?清晨行走在冷风中,微风忽然变得稀疏。阴暗的山崖上凝结着霰,冻雨浸湿了我的征衣。马匹瘦弱,需防止泥泞,霜降时节让我想起了肥美的蟹。故乡如今又由谁来照顾呢?年末时节,我却不愿再提归期。
苏景熙,明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岁末之际,诗人经历了跋涉,面对着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感慨。
《柳桥》通过描绘诗人在冬季清晨的旅行,表达了其对故乡的思念与生活的感慨。诗的开头以“跋涉缘何事”引入,既是疑问也是自问,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惘与孤独。冬季的寒冷、阴暗的自然环境和湿冷的衣物,强化了这种孤独感。接着,诗人通过“马劣防坭泞”描绘了旅途上的艰辛,无论是环境的恶劣,还是马匹的瘦弱,均显现出生活的困境。
“霜黄忆蟹肥”一句,则通过对蟹的回忆,引出对故乡的美好印象,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安暖生活的渴望和思念。最后一句“岁暮不言归”则是对归乡愿望的压抑,既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又表现出无奈和对生活的无力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呈现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对家乡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以旅途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故乡的回忆,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旅途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中流露出孤独、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人们在异乡的无奈与思乡情怀。
诗中“晓行风乍稀”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宁静
B. 热闹
C. 迷失
“霜黄忆蟹肥”中,蟹的意象象征什么?
A. 贫困
B. 丰收与美好生活
C. 旅行
诗人为何“不言归”?
A. 旅途愉快
B. 对故乡的无奈与思念
C. 生活富裕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苏景熙的《柳桥》更侧重于自然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杜甫则更关注家庭和社会的困境。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情绪的表现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