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4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48:32
发襄城寄曼叔
作者: 韩维 〔宋代〕
别离何从生,乃生欢爱间。
一登君子堂,笑语十日连。
薄暮跃马去,飘忽如云烟。
毋言欢戚殊,世事举皆然。
离别从何而生呢?其实是在欢愉和爱恋之间。一旦走进朋友的家,十天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傍晚骑马离去,心情飘忽如同云烟。别说欢喜和忧愁有何不同,世间的事情本就如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离别时的淡淡惆怅与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韩维,字子宣,号玉堂,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尤其在离别、友情等主题上有独到的见解。
创作背景:
《发襄城寄曼叔》这首诗作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时的感慨。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之间的交往常常通过诗歌来传达情感,这首诗正是韩维与友人交往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刻理解和对离别的淡淡惆怅。首句“别离何从生”引出主题,离别的情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在欢愉与爱恋之间悄然生长。接着,诗人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一登君子堂,笑语十日连”,使读者感受到那种温暖而愉悦的氛围。时间的流逝在这里被凝固,十日的欢笑如同一瞬间,渗透出对友情的珍惜。
而“薄暮跃马去,飘忽如云烟”则展现了离别时的瞬间与无奈,离开时的情感如同云烟般轻盈而难以捉摸,令人感到些许惆怅。最后一句“毋言欢戚殊,世事举皆然”将个人情感升华至对世事的哲思,提醒人们无论是欢乐还是忧愁,都是人生的常态,世事无常,友谊的珍贵显得尤为珍重。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刻,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形成了一种柔和而又深邃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时光的感慨。诗人在欢聚之后的离别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友谊的宝贵,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君子堂”指的是:
A. 学校
B. 友人的家
C. 酒馆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爱情
B. 友情与离别
C. 乡愁
“飘忽如云烟”中的“云烟”象征的是什么?
A. 快乐
B. 无常与虚幻
C.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