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20:0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0:04:24
耆老不可问,高台荆棘间。
一时戎马散,千古暮鸦还。
事往孤鸿断,人来落照閒。
兴亡无限恨,惨淡对河关。
不敢向年长者询问往事,眼前高台已被荆棘所掩。
曾经的战马已散去,千古的黄昏时分,鸦鸟依旧归来。
往事如同孤鸿般断绝,来到这里的人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悠闲。
兴亡之事令人无尽恨惋,面对这一切,我只能对着河关感到惨淡无奈。
诗中提到的“高台”和“戎马”指代古代战争与烽火的历史背景,烽火台是古代用以传递战争信息的设施,象征着国家的兴亡与战乱。孤鸿和落照则传达了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情感。
韩维,字景深,宋代诗人,尤以其古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风格沉郁,富有哲理。
《废烽台》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废弃烽火台的描写,反思历史的兴亡,感慨人事的无常,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废烽台》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高台的描写,引发对往事的追忆。诗的开篇用“耆老不可问”点出对历史的无知和无奈,接着以“高台荆棘间”描绘出一幅荒凉的图景,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悲凉。
“一时戎马散,千古暮鸦还”一句,时间的流逝让曾经的繁华变成了如今的凋零,昔日的战士已不复存在,只剩下黄昏时分的归鸦,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接下来的“事往孤鸿断,人来落照闲”则更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的断裂与孤独,孤鸿断绝的意象让人感到深深的惆怅,而落日余晖中的悠闲则是对现实的无奈与麻木。
最后一句“兴亡无限恨,惨淡对河关”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兴亡的无尽恨意与面对边关的惨淡无奈,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痛心与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该诗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通过对废弃烽火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深刻揭示了兴亡之恨与人事的短暂。
诗词测试:
诗中“耆老不可问”的意思是?
A. 不敢向老人询问
B. 向老人询问往事
C. 老人已不在
“高台荆棘间”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繁华的城市
B. 荒凉的废墟
C. 美丽的花园
“兴亡无限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无奈与遗憾
C. 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