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0:52
鲁中送从事归荥阳
作者:韩翃 〔唐代〕
故园衰草带荥波,
岁晚知如君思何。
轻橐归时鲁缟薄,
寒衣缝处郑绵多。
万人都督鸣骝送,
百里邦君枉骑过。
累路尽逢知己在,
曾无对酒不高歌。
在故乡的衰草上,荥波的水波荡漾,
年末时节,不知你心中思念的是什么。
轻便的包袱里,鲁地的衣衫薄弱,
寒衣缝制的地方,郑地的绵布较多。
成千上万的人都来送别,奔腾的骏马鸣叫,
百里之遥的地方,君王白白骑马路过。
在漫长的旅程中,遇见了知己,
曾几何时,和朋友对饮时总是高歌。
作者介绍:
韩翃(约公元730年-790年),字季才,唐代诗人,官至中书舍人,与王维、孟浩然等人齐名,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送别友人时,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诗中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韩翃的《鲁中送从事归荥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故乡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家乡的思念。开头两句以“故园衰草带荥波”引入,展现了秋冬之际的萧瑟景象,在这冷清的环境中,诗人思念的情感愈加显得沉重。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衣物的描写,表现出送别时的简朴与寒冷,暗示出友人归途的艰辛和诗人对其的关切。“万人都督鸣骝送,百里邦君枉骑过”,描绘了送别场面的热烈与庄重,反映出人们对友人离去的重视与不舍。
最后两句“累路尽逢知己在,曾无对酒不高歌”则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珍视,强调了在漫长的旅途中,有知音相伴是多么珍贵的事情。这种情感,即使在离别时也能让人感到温暖与快乐,生动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交友之作,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情景,表达了对故乡、对友人的思念与留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生活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轻橐”是什么意思?
a) 重的行李
b) 轻便的包袱
c) 书信
d) 食物
诗中“万人都督鸣骝送”所表达的情感是?
a) 送别的热烈
b) 失落
c) 喜悦
d) 忧伤
诗中提到的“知己”指的是?
a) 亲人
b) 朋友
c) 陌生人
d) 同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