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端州冯使君》

时间: 2025-04-26 15:16:56

诗句

白皙风流似有须,一门豪贵领苍梧。

三峰亭暗橘边宿,

八桂林香节下趋。

玉树群儿争翠羽,金盘少妾拣明珠。

怀君乐事不可见,騣马翩翩新虎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6:56

原文展示:

送端州冯使君
作者: 韩翃 〔唐代〕

白皙风流似有须,
一门豪贵领苍梧。
三峰亭暗橘边宿,
八桂林香节下趋。
玉树群儿争翠羽,
金盘少妾拣明珠。
怀君乐事不可见,
騣马翩翩新虎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冯使君的情景。诗中的冯使君风度翩翩,白皙的面容犹如有须,显得格外俊朗。他在豪贵的家门中,声望显赫,似乎引领着苍梧山的气势。三峰亭边,橘树掩映,显得有些幽暗,八桂林中,香气四溢,令人向往。诗中提到的“玉树群儿”,象征着年轻的才俊们争相展现自己的才华,而“金盘少妾”则比喻了那些挑选明珠的女子,暗喻了社会中的名利与权势。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冯使君的怀念和美好愿景,但这些快乐的事情却不可再见,騣马轻盈,象征着新的征途和未来的希望。

注释:

  • 白皙: 形容肤色白皙,面容俊秀。
  • 豪贵: 指家境富裕、地位显赫。
  • 苍梧: 传说中的山,象征高大、巍峨。
  • 三峰亭: 指的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亭子,环境幽静。
  • 八桂林: 桂花的树林,象征芬芳和美好。
  • 玉树群儿: 比喻年轻有才华的人。
  • 金盘少妾: 比喻珍贵的事物被挑选的情景。
  • 騣马: 指的是一种轻巧的马,象征轻盈、迅速的出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字君才,唐代诗人,初为太宗李世民所赏识,后仕途较为坎坷。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送别、咏物为题材,以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翃在送别冯使君时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传达出送别的情感和对冯使君前途的祝福。

诗歌鉴赏:

《送端州冯使君》是一首极具抒情性的送别诗,展现了作者对朋友冯使君的深厚情谊。开篇以“白皙风流似有须”引出冯使君的风采,形象生动,既突出了其外貌特征,又暗示了其气质与内涵。接下来的描写带有浓厚的自然意象,通过三峰亭和八桂林的描绘,展现出送别时的环境气氛,既有幽静的美感,也隐含着一种惆怅。此时,作者用“玉树群儿争翠羽”与“金盘少妾拣明珠”的对比,展现出社会的纷繁与竞争,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选择。

最后一句“怀君乐事不可见,騣马翩翩新虎符”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冯使君前途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诗歌在语言上清丽而不失深邃,情感真挚而富有层次,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皙风流似有须: 描述冯使君的外貌,形容他白皙的肌肤和风度翩翩的气质。
  2. 一门豪贵领苍梧: 说明冯家门第显赫,家境富贵。
  3. 三峰亭暗橘边宿: 描绘环境,三峰亭在橘林边,环境清幽。
  4. 八桂林香节下趋: 指香气四溢的桂林,吸引着人们的到来。
  5. 玉树群儿争翠羽: 形容年轻的才俊们争相展示才华。
  6. 金盘少妾拣明珠: 比喻珍贵的事物被挑选,暗示名利与权势。
  7. 怀君乐事不可见: 表达对冯使君的怀念与失去的惆怅。
  8. 騣马翩翩新虎符: 以马和虎符象征着新的征途和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树群儿”比喻年轻的才俊,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 自然景物与人物形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冯使君的赞美与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出唐代社会的士人情怀与对名利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白皙: 代表清雅与俊美的形象。
  • 苍梧: 象征高贵与豪迈。
  • 三峰亭: 传达出静谧与美好。
  • 八桂林: 象征芬芳与优雅。
  • 玉树: 意指年轻才俊与生机。
  • 金盘: 代表珍贵的选择与机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翃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 “怀君乐事不可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惆怅
    C. 愤怒
    D. 疲惫

  3. “三峰亭暗橘边宿”中的“橘”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
    B. 一种水果
    C. 一种花
    D. 一种动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赠汪伦》 -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与《送端州冯使君》在送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强调个体情感的奔放,而韩翃则在细腻描写中融入了对社会地位与名利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奉酬张五丈垂赠 游茅山五首 其五 游茅山五首 其三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 其二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 其一 咏山泉 贻韦鍊师 咏山泉(一作题山中流泉) 华阳作贻祖三咏 新丰作贻殷四校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字旁的字 以理服人 乌行 醉翁之意 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害发 包含穗的词语有哪些 层面 秃宝盖的字 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王字旁的字 偃武息戈 双人旁的字 清廉正直 清茂 老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声名籍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