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0:4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0:41:19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
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
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新鲜的绿色刚刚露出,嫩芽的气息依然芬芳。
沾着露水的叶子渐渐舒展开来,竹丛也在慢慢长高。
清晨我站在亭子下,独自喜爱这幽静的竹林。
此诗并无明显的典故,但“幽篁”一词常被用来形容宁静、清幽的环境,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热爱。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0年),字子云,号穆溪,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工部侍郎。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往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人对自然的描写成为一种审美潮流。诗人可能在清晨游览时,欣赏到竹林的美景而生情。
《对新篁》是一首描写竹子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诗中的竹子代表了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力量。首句“新绿苞初解”,用“新绿”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竹子刚刚吐出新芽,象征着生命的勃发与希望。接下来的“嫩气笋犹香”则通过嗅觉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竹子生机勃勃的形象。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展现了竹子的生长过程,露水滋润了竹叶,使其更加生动,体现出自然界的和谐美。最后两句“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则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独特情感,亭下的幽静让他感受到宁静与安逸,独自欣赏这一片竹林,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无争的理想境地。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让人感受到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新绿苞初解”中的“苞”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幽篁”是指什么?
诗人表达对竹子的感情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